鲜萝卜中含有大量糖类、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钙、磷、锰、铁、粗纤维及蛋白质等。
萝卜的确是很多人热议的一种食材。经常听到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令萝卜小人参”,这些谚语都说明冬天是吃萝卜的好时节。一到冬天萝卜就被老百姓放进菜篮子,成了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疗佳品。
萝卜,又名莱菔,菜头(多见于方言)。萝卜含水分91.7%,含丰富的维生素C,含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铁及其他维生素,另外还含有木质素、胆碱、淀粉酶、芥子油、氧化酶素、甘酶等有益成分。经常食用能够防癌抗癌,还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所含有的芥子油和粗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排出。萝卜中不含草酸,有利于钙质的吸收。中医认为:萝卜味辛、甘,性凉;熟者甘平。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熟者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萝卜适用于烧、拌、做汤,生吃要以辣味少的为好,还可以做药膳,或者煎汤、捣汁饮,或者外敷患处。萝卜皮含钙丰富,建议在食用的时候不要削皮。民间相传萝卜解中药,最好与服中药间隔2小时以上。
萝卜种类较多,成分也有差异。胡萝卜素、核黄素含量以白萝卜为多,尼克酸含量以红萝卜为多,磷及维生素C含量以“心里美”萝卜为多。
萝卜为寒凉蔬菜,阴胜偏寒体质、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先兆流产、的患者要少吃,尤其是生吃。
每100克
含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97 水分(克) 93.8 能量(千卡) 20
能量(千焦) 84 蛋白质(克) 1 脂肪(克) 0.1
碳水化合物(克) 4.6 膳食纤维(克) 0.8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5 维生素A(毫克) 0 胡萝卜素(毫克) 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05 核黄素(毫克) 0.02
尼克酸(毫克) 0.1 维生素C(毫克) 3 维生素E(T)(毫克) 1.2
a-E 1.1 (β-γ)-E 0 δ-E 0.1
钙(毫克) 11 磷(毫克) 26 钾(毫克) 110
钠(毫克) 62.7 镁(毫克) 16 铁(毫克) 2.8
锌(毫克) 0.69 硒(微克) 0 铜(毫克) 0
锰(毫克) 0.06 碘(毫克) 0
萝卜富含维生素C及辣椒芥子油等,萝卜还含有高量消化酶淀粉,对帮助维持消化道机能很有益。值得注意的是:萝卜的营养成分大部分储存在萝卜皮里,萝卜皮的辣味源自硫氰化物,它具有保护胃黏膜的功效,而萝卜越靠近根部的部位含有这种物质越多。所以说萝卜的辣也是对人体有好处的。
根据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每100克萝卜含维生素C53毫克,钾400毫克,钙260毫克。萝卜还富含维生素K,据说这种维生素能抗血液凝固,有效防止骨头粗大。上述营养成分的很大一部分也存在于萝卜皮和萝卜叶当中,因此萝卜叶不应丢弃,而应煮后食用或者干脆生食。
此外,从营养角度讲,萝卜丝也最好连皮制作。萝卜皮中含有能分解淀粉的淀粉酶,在食用烤鱼、烤肉和火锅食品时,不妨吃点带皮萝卜丝,它会帮助消化,对肠胃有好处。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97 水分(克) 93.8 能量(千卡) 20
能量(千焦) 84 蛋白质(克) 1 脂肪(克) 0.1
碳水化合物(克) 4.6 膳食纤维(克) 0.8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5 维生素A(毫克) 0 胡萝卜素(毫克) 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05 核黄素(毫克) 0.02
尼克酸(毫克) 0.1 维生素C(毫克) 3 维生素E(T)(毫克) 1.2
a-E 1.1 (β-γ)-E 0 δ-E 0.1
钙(毫克) 11 磷(毫克) 26 钾(毫克) 110
钠(毫克) 62.7 镁(毫克) 16 铁(毫克) 2.8
锌(毫克) 0.69 硒(微克) 0 铜(毫克) 0
锰(毫克) 0.06 碘(毫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