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探索

2025-04-17 11:53: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红透山铜锌矿是我国典型太古宙花岗—绿岩型铜锌矿床,经历了60余年勘查与开发历史,在地质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认识、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综合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地学界的公认,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对勘查工作过程中对方法技术总结后发现仍存在不足,现阶段隐伏矿床找矿方式方法仍有些单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深部勘查技术难度大,勘查方法技术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在已知矿体上开展过大量试验剖面测量工作,通过试验剖面证明大功率物探电法对开展深部找矿具有一定效果。红透山区、树基沟区先后开展了大功率物探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工作,获得了多处低阻异常带,部分异常已知与矿体吻合性较好,但通过对树基沟、红透山地区开展物探低阻异常查证,大部分异常证实为非矿异常,仅在地层中见少量星点或浸染状黄铁矿化,对物探低阻异常多解性仍未能很好解决。

红透山铜锌矿床属于太古宙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床,矿床形成时代老,区域变质程度高,后期构造变形改造作用强烈,导致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变化较大。虽然大功率物探电法勘探有效深度较大,但受地形、构造、岩性变化复杂程度、矿体规模等因素影响较大。随着勘探深部增加,矿体影响程度变小,加之深部各种因素相互叠加,很难反映出深部矿体赋存的真实形态。区内目前所使用的大功率瞬变电磁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大深度矿体测量分辨较低,随着探测深度加大,对矿体规模要求也逐渐加大。红透山铜锌矿矿体一般厚度在2~10m,埋藏深度一般均在800~1200m或800m以下,矿体规模较小,不能引起明显低阻异常带。因此应开展深部(隐伏)找矿综合勘查技术研究,尤其是重力、化探技术方法在寻找大深度隐伏矿床方面应用研究相对薄弱。除依靠传统有效勘查方法外。深部勘查更需要先进地质理论指导,研究矿体控矿因素,运用合理的技术方法组合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不同物探方法存在明显差异性,物探数据处理方式方法缺乏规范统一标准

目前所使用的大功率瞬变电磁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都存在差异性,经过对红透山地区同一剖面线用不同方法及同一方法不同仪器进行测量,所反映出异常形态差距较大,不同物探方法测量成果形态迥异,无论是异常规模,异常大小,异常深度均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大功率物探数据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针对目前对采集的数据,利用不同异常解译方法、解译软件处理数据处理后,异常形态变化较大,导致部分异常形态与矿体形态、岩层总体构造方向吻合程度不够,反演深度与实际深度存在一定偏差。

综上所述,红透山矿区曾投入了大量地质、物化探工作方法,针对地表矿体埋藏深度浅,矿体规模较大的特点,各种勘查技术方法均显示具有一定找矿效果。随着红透山式铜锌矿体勘查深度增加,找矿勘查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已不能解决深部勘查问题,大功率物探电磁法在深部勘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近年来红透山地区所采用的物探大功率电磁方法有效性对比分析,红透山矿区深部地层、构造、矿体变化较大,各类干扰因素较多,大功率物探电法测量显示出一定局限性,表现在异常具有多解性、矿致异常强度低、不易识别,后期数据处理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方法、不同软件反演结果差别较大,容易导致物探测量成果解译与利用方面产出诸多歧义。目前红透山矿区深部勘查手段除大功率物探电法以外,其他找矿勘查工作手段应用仍十分有限,缺少有效组合勘查方法技术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