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生命体征

2025-04-07 15:48: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疼痛、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

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

扩展资料: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上称为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因此,如何判断它们的正常和异常,已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知识和技术。

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逐渐正常也代表着疾病的好转,表示由危转安。如心跳骤停时,出现意识丧失、无血压等症状,表示由安转危,经抢救后,逐渐恢复正常,总之,院外急救人员对生命四大体征认真观察,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发现疾病的安危和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本生命体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