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固体很难被压缩,又很难分开,说明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由于分子力的约束,固体分子不能像气体分子那样向各个方向移动,固体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无规则地振动。这有点像当前同学们上课的情况,由于纪律的约束,大家不能到处乱跑,只能在各自的位置无规则地前合后仰,左右晃动。所以固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的分子是有规则的排列。如食盐、金刚石、石黑等(出示这些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利用挂图说明它们的分子有规则的排列),分子有规则的排列也使这些晶体有规则的天然外形。如玻璃、松香、橡胶等都是非晶体。
液体:液体分子的距离,远比气体分子距离小,接近于固体分子的距离。液体的内部结构近于非晶体,分子的排列没有一定的规则,液体分子也像非晶体分子那样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但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要小些,对分子的约束没有固体那么强,所以液体分子一方面无规则振动,一方面还能够动。液体内部的结构特点,使液体容易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强,不易压缩,也不易“飞散”所以它有一定的体积。
物态变化:物质从固体变成液体,从液体变成气体,物态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动动造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其运动的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进一步证实。 当晶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振动加剧,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分子运动的加剧,能摆脱分子力的约束,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被破坏,固体变成了液体,这就是熔化。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仅仅表现在分子运动的方向上杂乱无章,分子运动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有的分子运动速度快,有的速度慢。当一些速度大的分子运动到液体表面时,能克服周围分子的引力而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气体的分子,这就是蒸发。液体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能跑出液体的分子就越多,蒸发就越快。我们知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就越大,这就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道理。
气体的分子运动:无规则匀速直线,碰撞时改变方向,大小
液体的分子运动:无规则震动,能移动
分子作用力----分子间距离,分子运动-----物理性质
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弱
分子之间的距离与分子直径比较起来要大得多
所以,
从微观上说,气体分子能够非常自由的震动及平动
从宏观上说,气体的密度小,流动性好
而和气体比较起来
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分子则紧密堆积。
分子与分子紧紧挨在一起
所以
从微观上说,
液体分子有振动和平动,
但不如气体分子自由
这表现在宏观上就是,
液体的密度比气体大,流动性一般来说也没气体好
而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液要大
因而,固体分子被紧紧吸引成一堆
固体间的作用力相当大
以至于微观上,固体分子没有了平动,只能在原位置可怜的振动
宏观上看来,固体的密度也比气体要大,
而且固体没有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