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标准的中央C是C4。德语中的中央C是C1,而日语则基于德语,中央C是一点ハ。
中央C是频率为261.63赫兹的音高(过去曾经规定为256Hz)。
位于乐音体系的最中央,中央C的音组,属于乐音体系中的小字一组,固定唱名为“do”。
乐音体系中97个音的第49个。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分为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从最低音(每秒振动16次左右)到最高音(每秒振动4186次),整个乐音体系中约有97个音。
其中小字一组的a音每秒钟振动440次(440赫兹),称为标准音.现代钢琴是音域最宽的乐器,能奏出88个音高不同的乐音。
钢琴(意大利语:pianoforte),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 ,1655-1731)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
钢琴音域范围从A0(27.5Hz)至 C8(4186Hz),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c
中央C的音高是小字一组C,即c1。
所谓中央C就是特指小字一组的C,不论什么调,中央C的音高都不会改变。没有什么“xx调的中央C”的说法。只可以说"xx调的do"。
月亮有烟火网友是把"音名"和"唱名"的概念混淆了。"C"是音名,是固定不变的。"do"是唱名,在"固定唱名法"中,唱名也是固定不变的,而只有在"首调唱名法"中,唱名才会随着“调”的不同而有变化。
补充一点:c1与C或c2等这都是音的分组,相邻的每一组的C相差一个八度。
音乐中的音名分组,一定要区分音名的大小写。
中央C,其实就是小字一组的c音,音名分组记作c1。
音名分组中,小字组随着组别数字越大,则音高越高,比如c1的音高要高于小字组的c,同样c2>c1,c3>c2……
大字组中,则正好相反,组别的序号越大,则音高越低。
在钢琴键盘的音域内,最低音为大字二组的A音,即A2;最高音为小字五组的c,即c5;所以在这个音域内,不可能有大字二组的C(C2),遑论C3\C4\C5之类的低音。
在许多电子音频设备上,也会有C2、C3之类,并不区分大小写。虽然其原理与音名分组是相似的,但这与音乐中的音名分组是两种规则。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转换规律。
这个是每个国家说不同,中国用大小字组的方法,字母的大小写和数字都有规定的。就像上面说的中央C的音名命名标准不一,如果以中央C为例,我国的叫法是c1小字一组的c。在外国叫法中央C是C4,德国中央C是C1。每个国家都不一样的。不过C4比较国际话一点但考试不考,我国艺考你只要记住c1这个中央C就好了。
中央C永远是小字一组的c。与调没有任何关系。
叫中央C的原因是因为这个音位于大谱表的中央。即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或低音谱表的上加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