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本身的静脉瓣膜的缺陷,从解剖上来讲,人体本身双下肢有很多静脉瓣膜,瓣膜存在缺陷或者静脉壁薄弱,加上有静脉高压,主要这三个因素就导致了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关闭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
为什么静脉曲张容易发生在下肢呢?
因为压力增高。人是从爬行动物变成站立动物,站立就决定了下肢静脉的高压,只要有这个高压的存在,越靠近地面,压力越高,所以这是一个重力的作用,只要这个压力增加,就有可能会导致静脉曲张,除此之外,下肢静脉曲张还有很明显的遗传倾向,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一定会遗传,只是患者后代的发病几率增高,此外,可引起高压的疾病,也可能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是一个慢性病,对于哪些疾病可以诱发它,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有些情况,比如说长期的慢性咳嗽,长期的慢性便秘,老年人的长期咳嗽,引起下肢压力增加,容易发生静脉曲张。长期的便秘的人群也是一样,发病率高。
慢性心衰、下腔静脉的疾病等凡是能够导致腹部高压、下肢静脉压力增高的一些特殊的工作方式,也容易诱发下肢静脉曲张。比如老师上台讲课,一讲就是几个小时,必须站着讲,这种工作方式决定了容易产生下肢静脉曲张。长期站立的人不是一定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但它会比另外一些人群的发病率要高一些,所以说长期站立是一个促进性的因素,实际发病的因素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分析,静脉瓣膜的功能缺陷和静脉壁薄弱是两个最根本的原因,其他情况只是一个促进性的因素,即外因通过内因改变。
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大多数患者静脉曲张并不严重且不需治疗,保健与预防才是最重要的。但若静脉曲张太严重则容易出现反复溃疡、感染和出血现象,误信偏方与用错治疗方法会加重静脉曲张症状,因此要注意正规治疗。不严重的话可选择这几种保守治疗的方法:
1、饮食合理
中医学认为静脉曲张为湿邪下注,瘀血内阻,湿瘀相搏,化热损及脉络所致。应给予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的清淡食品,如丝瓜、黄瓜、西红柿、大白菜、萝卜等。应忌食热性、辛辣刺激性食品,如羊肉、狗肉、鱼、虾、辣椒、大蒜等。并应保持大便通畅。
2、坚持锻炼
坚持步行能增强下肢肌肉的收缩能力,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患者出院后,应坚持每天步行30 min,每日2次。
3、常做血管保健操
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长期的静脉高压,静脉血管张力逐渐下降,做血管保健操可增强静脉血管的张力,以减少术后曲张静脉的复发。具体方法:患者取坐姿,双下肢伸直,用双手对患肢由下而上反复进行拍打,力量以能耐受为度,每次15 min,长期坚持可收良效。
4、适当穿着弹力袜
患者晨起活动时穿戴,睡眠时可不穿,一般须坚持使用3个月,也可长期使用。使用期间应注意皮肤色泽变化及肢体肿胀情况。术后应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时也需穿戴弹力袜。
5、正确调节生活方式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便秘,采取坐式排便;为维持下肢血运,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站立时,不要总用两条腿一起支撑全身重量,可有所侧重,让两条腿轮换休息。少跷二郎腿,因为二郎腿的坐姿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穿过紧的衣物和腰带。
1.膝伸屈运动:取仰卧位,头部垫一小枕头,双腿绷直,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膝关节依次微微抬起、放下、屈张练习,左右腿分别各做6~8次。
2.抬腿运动:姿势同上。双腿并拢,两腿依次抬起呈45度角,各进行4~5次。
3.分腿运动:姿势同上。双腿绷直,在缓缓吸气的同时,尽可能地向两侧分腿,再呼气,并拢双腿,反复4~6次。曲两腿,膝盖尽可能分向两侧压去,后再并拢,伸直双腿,回到原来的准备动作,如此进行6~8次。
4.腿上运动:取仰卧位,头部垫小枕头,双腿绷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先举起右腿,在空中停留数秒钟后放下,左腿重复上述动作,交替进行4~6次。
5.摆动腿运动:姿势同上。双腿绷直,依次上举后左右摆动;抬起双腿,模仿骑自行车的动作,前后摆动,各进行6次。
6.侧分腿运动:姿势同上。绷直双腿,左右依次最大幅度地侧分腿,腿勿抬起,各进行4~6次。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静脉曲张治疗方法有多种,不同的病症,治疗方法不同,建议首先到正规的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查明诊断具体曲张程度,根据具体病症,对症治疗。平时注意避免久站久坐,多注意休息,可以穿静脉曲张弹力袜缓解,促进血液循环。
静脉曲张是指浅静脉和交通支区长,是成年人常见的疾病,多因从事持久体力劳动或者站立工作人员出现,病人长有下肢发涨,沉重,易疲劳,乏力,有时可伴有小腿肌肉痉挛,目前有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通过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