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是怎样炼成的

2025-04-18 17:54:5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科学训练“请进来,走出去”
1 比赛创造运动健将

“过去我们书本上说,培养一个优秀的、国际级的运动员,起码要八年的时间。”但孙海平表示,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掌握最新的训练方法,使用科学的训练手段,缩短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周期,完全是有可能的。“以前我还是运动员的时候,强调训练要练得多,但现在看来还是对的吗?”回忆起自己做运动员的时光,孙海平那时一天四练,早上晨练,上午下午训练,吃过晚饭还要练,一周练6天,有时候自己觉得不行周日再加练半天。“但现在想想,练了那么多,成绩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科学训练,是孙海平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强调的第一点。
“有很多人问我,刘翔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其实都错啦。”比赛,是孙海平强调的第二点。在刘翔还没有拿到110米栏项目世界冠军之前,曾经度过了一段“疯狂”的比赛时光,据孙指导回忆,最多的一次在18天里参加了6场高水平的比赛。“这点欧洲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他们互相之间离得近,到法国,到英国比赛都很方便,能参加的比赛也很多。”正是这样“将先进理念请进来,让运动员走出去参加比赛”的形式,“炼”成了刘翔这位“亚洲飞人”。
2 跨界选材 “别管什么天赋,先拉过来练”
腿是否够长,身体结构是否合适,是许多田径教练在选材时使用的一个“常用标准”,但孙海平认为,在如今缺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环境下,“先别管什么天赋,拉过来练了再说”。“很多教练很看重运动员天赋,说没有这个‘命’就不要练田径。”但多年的执教经验让孙海平觉得,孩子的“天赋”是可以练出来的。“我们选材的时候孩子还小,身体还没长成,你让他一直练这个项目,他的身体自然会变成更适应这个专项所需要的结构。”另一方面,没有庞大的青少年运动员基数支撑,再打造一个亚洲飞人只能是纸上谈兵。

回答2:

从小喝牛奶,加上勤奋锻炼和自律,碰上了好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