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登陆A股市场仅用了36天,比IPO排队还要快。如果不是节假日,公司只有20个工作日可以上市。
富士康,原名富士通科技,成立不到三年。成立不足三年的公司,如何能通过三年内不得申请上市的门槛?事实上,富士康是一家独角兽企业。2017年,公司收入超过3545亿元,净利润超过166亿元。其母公司鸿海精密早在2011年就进入了世界500强,因此走上了绿色通道。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富士康的全球战略布局需要,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电子制造商之一,富士康也必须制定全球商业战略,美国市场无疑是重中之重。他希望建立更贴近北美消费市场的工厂,更快、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习惯的变化。与此同时,特朗普上台后,保护主义意识形态正在增长。如果富士康在新兴市场建厂,并将产品出口到美国。这很容易受到美国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投资美国工厂可以避免一些出口风险。
良好的政策前景自从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他对制造业的意图并不深远。也就是说,特朗普非常关注相关的治理绩效。郭台铭对李光耀的拥抱让特朗普非常有用。他在白宫举行了现场会议表扬他。这无疑将有助于郭台铭的投资获得一个友好的政策环境,这自然有利于富士康在美国的发展。而从美国资本和制造业回报的可能性来看,富士康此举也是不亏不赚。
所以这对富士康在美国的工厂建设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富士康在美国的投资无非是一个石头问题,而在中国投资则是其产业基础和核心竞争资本。对于富士康在美国的投资,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正常对待。
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代工厂,这家公司仅用了36天的时间即登陆A股市场,相比IPO排队的公司而言快了不止一星半点儿,如果不算节假日的话,这家公司其实只有20个工作日就火急火燎的上市了。
富士康的前身是福匠科技,成立不到三年时间,对于成立未满三年的公司,如何能通过未满三年不允许申请上市的门槛呢。其实对于富士康而言,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独角兽企业,在2017年营收超3545亿,净利润超166亿,母公司鸿海精密更是早在2011年就进了世界500强,所以才走了绿色通道,当然还有其它原因。
在2017年7月份左右,郭台铭就宣布过,计划未来四年时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厂,而这次建厂并不是在中国上市之后,其实富士康在上市前,在美国已经提前计划了,此次只是动工了。
事实上,威斯康星州给了足足40亿美元的补贴,而富士康承诺雇佣1.3万人,平摊下来每个员工30万美元,以今天的汇率,差不多每个工人200万人民币,除了美国,哪个国家给得起?
按照纽约时报的报道,郑州的富士康工厂提供了15亿美元的补贴,比威斯康星州少的多,但是提供了30万的就业岗位,这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不过美国政府如此巨额的补贴可能会导致当地州的财务状况恶化,而且富士康并不是那种“高大上”的企业,富士康说的很清楚,在美国建的厂是液晶面板厂,投资金额为100亿,富士康一共也就投入100亿,政府就给了40亿补贴。仔细算一下,当地纳税人要为富士康建厂提供13%的费用,然后当地纳税人还要支付富士康员工的17%的工资,另外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公共开支补助7.6亿,外带减税之类的。如果富士康项目失败了,威斯康辛州还得承担40%的公共债券。地方政府拉投资是正常的,补贴也是正常的,但是补贴也得有个度,这个补贴力度实在有点过分了。
不过,出于相同的考虑,国内为了吸引富士康在国内建工厂带动就业,才有了闪电过会的事情。
其实,富士康是先决定在美国建厂,然后才到A股上市的。
去年7月份,郭台铭为了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美国制造”的提议,宣布富士康将投资高达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造一座一流制造工厂,需要注意的是,这座工厂是富士康收购夏普之后,在美国建设的夏普液晶屏工厂。
对于富士康这样的制造业巨头进入美国投资,特朗普是将其视为重大的政绩的。所以他对郭台铭也不乏溢美之词:“谢谢我的朋友——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人郭台铭” 。
根据当时的计划,这座新工厂占地2000万平方英尺(约合186万平方米),相当于五角大楼面积的三倍,将是美国最大的制造园区之一。在初始阶段,富士康将雇佣3000名工人。
根据当时的报道,富士康的工厂最终将雇佣1.2万名工人,并间接带来2.2万个工作岗位(上下游产业)。为了鼓励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州政府将给予富士康高达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下图同为这次发布会上,郭台铭在致辞)
据当时的资料,富士康美国工人的年薪酬可能高达4万美元以上,这相当于中国工人工资水平的6倍以上。
在去年7月宣布上述投资计划后,今年6月28日,富士康在美国的这座工厂正式动工。特朗普很给面子,再次出席了动工仪式,并与郭台铭、软银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一起铲了第一锹土。
所以,富士康投资美国的计划,和A股上市无关。事实上,富士康上A股,也带有很多的偶然的因素。因为今年迎接独角兽的呼声很高,所以必须搞两个标杆性的项目出来。包括富士康在内,药明康德、宁德时代,都是一路绿灯,快速上市的。而富士康在A股的资产,其实是富士康原有一些资产打包拼凑到一起的,原本就不存在这家上市公司“工业富联”。当然,监管层主导+富士康本来有融资的需求,所以才有了富士康在A股上市的结果。
只不过可惜的是,富士康作为一家制造型企业,竟被列为科技公司。所以在经历上市后的爆炒后,从高点到现在,富士康(即工业富联)市值已经缩水1500亿元左右,其估值越来越向制造型企业靠拢。
当然,我们也不用苛责郭台铭在美国的投资,毕竟去年的时候,他也没想过到A股上市,同时富士康在美国的液晶面板,是用于生产夏普电视的。这类液晶面板尺寸很大,并不太适合在很远的地方生产、运输。
郭台铭曾经也多次强调,富士康在中国和美国的同时兴建工厂,且金额几乎一致,是表明赴美投资后并不会减少在中国的投资。
但是对于这种疯狂扩张必然是需要资本,相对于富士康公司而言,近年来负债率也是在不断的走高,2017年达81.03%,2018年3月份77.18%,单2017年的新增负债超过往年。
此次登陆A股市场,发行股份19.7亿股,募资资金达到272亿。全部募资成功的话,负债表将有望下降,通过A股市场,可以很大的改善公司财物问题。很多人说这么大的公司还缺钱,还用上市,其实A股市场就是融资为主,需要钱才融资,才能用在更好的创造就业带动经济发展,不过接盘的永远是股民。
布局而已,无论中美贸易战谁谁输谁赢富士康至少都不会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