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H(闪存)颗粒制程【无视】SSD初期大部分厂商采用的是40nm,随着技术的完善,逐渐出现了25nm,20nm,优势自然明显,闪存容量、速度的提升,和功耗的降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都是20nm产品,在挑选主流产品的时候基本无需关心此项参数。
储存单元【无视】储存单元类型主要决定每个储存单元的寿命长短,不过现在的主控芯片已经可以保证大部分储存单元能够得到均衡的写入量,所以最低端的TLC也可以满足普通玩家和用户的日常需要。
容量【主要】主流的容量有64GB,128GB,256GB当然也有512GB和1TB,不过这价格也只有买外星人的玩家才能消受的起了。另外,大容量也意味着高能耗和高发热,因此选择大容量的时候要谨慎考虑。64GB作为目前的入门级容量显得有些紧张,尤其是在win7已占据20GB+的空间的情况下,并且根据SSD的特性,需要为SSD预留出约20%的空间才能保证最佳效能和稳定性。所以,如果不是装XP,还是选择更大容量一些的。至于128和256,差别并不算大,如果仅将SSD作为系统盘使用,128是足够了的,256可用于系统+软件+常玩的游戏,选择因素最终还是取决于价格。
主控芯片【主要】主控芯片大概有这么几种,SandForce系列,Marvell系列,三星自家系列,镁光自家系列。个人认为其他主控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但因为SandForce 兼容性强,搭配颗粒广泛,鱼龙混杂,使得该主控风评一般。挑选主控显然是个麻烦事,这里可以从风评比较好的品牌选起,比如说Intel,三星,镁光,然后搜索它们的具体型号,看网上的评论即可。
同步闪存or异步闪存【次要】不用说自然同步更好一些,速度更快,同时意味着闪存颗粒的高品质。不过资料不多,不好判断该款是否同步闪存,可以不必过于纠结。
平均故障时间【次要】为何说其实次要的,由于非真实环境模拟,这个参数的参考价值偏低,和寿命无法直接挂钩。
连续写入速度【次要】大写入的情况主要是安装操作系统和大文件对拷的时候,其他时候这个参数基本是无关紧要的,正常的SSD写入都不错。
连续读取速度【次要】用SSD最看重的自然是读取,但是我们的系统中大部分文件以零碎文件形式存放,运行的各类软件亦是如此。因此,连续读取速度并不能全面反映是否系统会因此而流畅,还得看以下一些更重要的参数。
4K连续读写性能【主要】上面提到过,日常用的软件都是由很多小文件组成,对零碎文件的读取直接关系到SSD的直接性能,衡量SSD在日常应用中的给力程度。越高越好。这个参数用于衡量SSD随机访问数据的性能,既每秒钟可访问多少次数据,自然是越高越好。大于5WIOPS的读写即可以接受了。
寻道时间【主要】寻道时间越短越流畅,主流SSD寻道时间大概在0.1ms左右,优秀的SSD可以将这个值降低到0.07ms,实际使用上的差别却也不大,基本感觉不出,挑选的时候还是按照性价比优先原则。
稳定性【重要】这个也是的大家最关心的一点,速度再快,用俩月坏了照样白瞎。具体的考察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去第三方网站看看某品牌某型号的返修率,就可以大致和其稳定性挂钩了。
根据京东销量排行对比,
1、追求性价比,金泰克 120G固态硬盘最合适 139元左右浮动,好用不贵。
2、追求一线厂商,那就金士顿,闪迪的120G固态硬盘, 价格在189左右浮动。
过去、将来应该都是图中的几个牌子的市场,我说的是高端。如果性价比来说,台电、闪迪、西数等等也是不错的。
固态硬盘好牌子具体如下:
市场上性价比和口碑最好的有以下几款型号:浦科特M6S、闪迪至尊高速系列、三星850EVO、镁光M550或M600。120或128G,多数都不到400。有的已经接近300了。
如果需要性能比较高的,推荐三星850pro,以及浦科特的M6P。
如果需要兼容性好和寿命长的,那就选Intel和金士顿的。老主板要特别注意兼容性。
渣士顿的A400 240GB不到280块(推荐)
东芝的TR200 200GB的不到270块
三丧的860 250GB贵点36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