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一家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生不逢时。
有人说与诸葛亮相比还是刘伯温更厉害。对于当时的经书文理学得很好,尤其擅长推理演算之术。而当时他入朝为官也不是自己考上的。是朱元璋听过他的大名,花了十八般武艺邀请进宫。
在进宫期间,刘伯温诚诚恳恳为自己的君王做事。那个时候他还是很得朱元璋宠信,而且还参与了朱元璋等各种计划。因为计划的实施,刘伯温在民间百姓之中名气也是很大。更有人说诸葛亮的计谋是三分天下,而刘伯温的计谋那是把天下统一。
可惜刘伯温没有风光多久。刘伯温就被胡惟庸下毒害死。我们想想如果是胡惟庸自作主张毒死刘伯温,那朱元璋怎么没有及时阻止他的这种行为。如果不是胡惟庸自作主张呢?所以才有史书上说刘伯温被杀都是因为朱元璋下的指令。
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也很奇怪,因为刘伯温对当时朝廷忠心耿耿,而且也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在相处之中也没有惹恼君王。所以我觉得有可能是胡惟庸自己下得手,而朱元璋确实是不知情。
不过朱棣杀刘伯温的儿子,这个就是他下的死手无疑了。当时更换新主,朱棣想要邀请刘伯温的儿子进朝做官。但刘伯温的儿子认为他是造反获得帝位,不愿意为他做事。导致朱棣怀恨在心,痛下杀手。最后刘伯温的儿子就这样挂了。
刘伯温并非是朱元璋所杀,他的儿子刘璟因为触犯了朱棣的威严,被朱棣下令抓进了监狱,刘璟在监狱中自杀了。
刘伯温因为反对胡惟庸接人丞相,胡惟庸因此记恨在心,由于李善长的举荐,胡惟庸当上了丞相,而刘伯温打算在老家颐养天年。刘伯温写书信跟皇帝说他老家的地方有土匪,希望朝廷能够出兵剿灭。胡惟庸趁机给刘伯温穿小鞋,称刘伯温想要在帝王之地上建自己的墓地。刘伯温得知消息之后赶紧回京,这正中了胡惟庸的下怀,刘伯温本来就身患重病,胡惟庸给刘伯温送了药,刘伯温吃了之后病情加重,很快就去世了。杀死刘伯温的并非朱元璋,而是胡惟庸。
刘伯温的儿子刘璟跟他的父亲一样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且他跟朱允炆交好,这就注定了他不会支持朱棣。他曾经跟朱棣一起下棋,竟然杀得朱棣片甲不留。朱棣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便出言责怪刘璟不让一下他。刘璟非常耿直,说朱棣“不可让”。这下可就彻底得罪了朱棣,本来这件事情能够轻松糊弄过去,但是因为刘璟的性格,朱棣跟刘璟算是结下梁子了。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刘璟曾经向朱允炆进言,可惜朱允炆并未采纳。朱棣称帝之后,想到刘璟曾经下过自己的面子,便让人把刘璟押回京城。刘璟见到朱棣之后,称呼朱棣为“殿下”,还说朱棣百年之后大家仍然会知道他的皇位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朱棣大怒,直接把刘璟打入监狱,刘璟也在监狱中自杀了。
因为刘伯温关于朱元璋的事情知道的太多了,而且刘伯温还擅长推理演算之术,这就犯了朱元璋的忌讳。只能杀了他,以绝后患。
刘伯温知道的太多,这一点对于多疑的朱元璋来说是特别不利的。加上刘伯温本身聪明机智,能够揣测君王的心思,严重威胁了君王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