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李牧换赵括,赵国能否赢秦国?

易筋经321
2025-04-05 10:46: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觉得不会,对于战争时期,如果战士自身素质不行 ,那换什么样的主帅也是白搭,而且战争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也是非常重要的,最终还是秦国比较强大所以换不换主帅是没有用的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因为抢夺韩国的上党高地起了冲突,让诸国意外的是,这场战争竟然持续了三年之久,最终秦国获胜进占长平,而赵军死亡45万。长平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而且是影响战国格局的战役,此战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已不可逆。

长平之败有诸多原因,赵军主将赵括也是其中之一,如果用李牧替换赵括,赵国还能赢秦国吗?长平之战不是一场寻常的战役,起初只是小规模的冲突,双方不断增加兵力和后勤物质,到了第三年竟然成秦、赵两国的倾国之战。从军事角度来看,秦军凭着战斗力可以在战术上大败赵军,但无法在战略上打败廉颇带领的赵军。秦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凭借透支国力,逼迫赵军正面决战,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野战优势。

赵国输就输在国力弱于秦国,在外交上又没得到其他诸侯国的支持赵国为什么得不到其他诸侯国的支持?当时大臣虞卿提出,赵国应该先与魏、楚谈判,让秦国以为赵国已经取得了诸侯的支持,放弃与赵国决战。但是赵孝成王却拒绝了虞卿的意见,不仅如此,反而先与秦国和谈。各诸侯国看赵国不联络他们,单独与秦国谈判,以为秦国提出了让赵国无法拒绝的条件,所以表示观望。与此同时,如果说秦国是“虎”,赵国便是“狼”,虎狼之战也符合其他诸侯国的利益。所以,赵国不是输在廉颇和赵括,而是输在赵孝成王。

回答2: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长平之战的问题出在赵国的决策层,与将领没啥关系,就算用李牧换赵括,秦国照样神操作孤立赵国。除非李牧刚刚登场就能重击秦军,迫使秦昭襄王撤军,否则结果还是一样。纵然把长平之战看成一场纯粹的军事活动,当时的李牧面对白起也未必有必胜的把握。

回答3:

长平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而且是影响战国格局的战役,此战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已不可逆。

回答4:

如果历史被改写,指挥这场战争的不是赵括,而是李牧或者廉颇,那么赵国能赢下长平之战。

回答5:

长平之战不是一场寻常的战役,起初只是小规模的冲突,双方不断增加兵力和后勤物质,到了第三年竟然成秦、赵两国的倾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