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二:
一、秦国实力大损
长平一战虽然消灭了赵国的主力,但是秦国也出动了六十万大军。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可以说是伤到了秦国的根本,秦国无力再去估计其他,休养生息才能保住阵脚。
在长平之战的时候,秦昭王把秦国15岁以上的男人都征召入伍。而为了打赢战争,更是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虽然战争最终胜利,但是全国也付出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面对国力空虚的状况。
这种情况下,秦国无力再继续征战。而且如果此时灭了赵国的话,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力,如果其他国家的时候来攻打秦国的话,那么秦国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更何况打下赵国之后,也是需要付出兵力进行防守的,这样一来更是分散了兵力。对国家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魏国此时嚣张挑衅,吸引了秦国的注意力
当时的魏国实力也不弱,四处挑衅发动战争。面对突然出现的强敌,秦国也不得不转移注意力。毕竟一只是快死的老虎,一只是活蹦乱跳的狮子。老虎可以等回头再杀,而狮子此时如果不制裁的话。万一魏国打下了其他国家,增强了实力,那么对于秦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魏国被秦国打残之后,秦国就回过头来将赵国给灭了。
三、六国联合,为赵国赢得了残喘的机会
长平一战震惊六国,大家都看到了秦国的实力。每个国家都害怕自己是下一个赵国,于是在信陵君的游说下联合了起来,一起对抗秦国。秦国虽强,但是面对联合的六国也不得不大败而归。如此一来拖延了秦国统一的脚步,也为赵国赢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直到信陵君死后,六国联盟崩溃,才被秦国一一收拾掉。
赵军主力被消灭了,但是还保留一些实力的。
赵国在之前也是大国,虽主力军被灭,其实力不容小觑
虽然战争最终胜利,但是全国也付出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国力空虚。
因为当时灭了赵军的主力之后,秦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