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有不少“无底薪+高提成”来获得收入的劳动者,他们全年收入可能不低,但个别月份收入可能很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他们在业绩困难时期的薪酬保障。
作为一家拥有约5000名员工企业的负责人,陈巍坦言,一般来说,企业每年的人工成本会自然上涨5%至10%。只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合理,企业还是可以消化和承受的。
一家中型出口企业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近期当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员工待遇好了,积极性也会提高,企业招揽人才也更容易。” 此外,一些企业家也表示,人工成本上升是大势所趋,将倒逼企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
“看到企业工资支出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家减税降费等积极为企业减负的措施。”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谌新民认为,随着经济回暖,部分行业、企业因为快速恢复生产出现结构性用工短缺。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有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也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不过,到底何时涨、涨多少,如何找到平衡点、实现最优配置,取决于科学研判。“这几年各地总体是按照稳慎原则,使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平稳适度。”苏海南说,当前确实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完全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各地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调整幅度。
用工大省广东,今年4月已初步形成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报告。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获悉,目前该部门正在根据评估情况开展调整测算研究。调整方案按程序由省政府审定后,将向社会发布。
“除了不断健全完善最低工资评估与调整机制,更重要的是让企业减少对最低工资制度的依赖,从被动执行到主动作为。”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广东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海领先全国
今年以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密集上调。江西、黑龙江、新疆、陕西、天津、西藏、北京等地近日陆续宣布上调的消息。
上海市人社局23日发布消息称,上海将从2021年7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480元调整到2590元,增加11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2元调整到23元。
记者梳理发现,年内,上海、北京、天津、江西、黑龙江、陕西、新疆、西藏至少8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此外,多地明确调整并酝酿有关方案,广大打工者将切实受益。
截至目前,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6省份的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其中,上海最高为2590元。
以上内容参考 央视网-多地密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将如何影响个人收入和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