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书的资料

评书的历史及资料
2025-04-06 07:37: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二人转诞生的时候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现在这个样子,实在很不堪。一个美女加一个丑男,靠着那些一成不变的桥段来逗乐,来要掌声,少部分的二人转演出还在讲黄段子,甚至自己穿的就很少。赵本山在美国纽约的演出,还想靠取笑人的生理缺陷来逗乐子,也难怪美国观众不买账了。东北本地人看二人转的就没多少人,票价很低廉,可我至今也没见谁去看过,这是为什么呢?“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恐怕是一种期望。尽管低俗的很,可二人转给了人们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就是笑。现在的人都不愿意思考,其实最高强的幽默不是那么直接的,是很意外的,是需要一瞬间的思考的,那样的乐趣是值得回味的。为了笑而笑,真的有趣嘛?

评书是一门很讲究的艺术。我早年看过一套评书的喜剧版《三国演义》,写的非常好,被一个朋友拿去学校里现场演出,反响强烈,只是后来那套书也被他弄丢了,甚是遗憾。相声小品可以靠言语间的技巧,比如公鸡生蛋都可以编成小品,任何一段生活都可以编成小品,典型的代表当然是大兵同志。评书则是真正的硬功夫,写本子的人得认真考究,说本子的人得字正腔圆。

几年前电视里还常演评书,现在已经没有了。有怎样的人民,就有怎样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