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贝那普利片的药代动力学

2025-04-11 20:33: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吸收和血浆浓度至少37%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被吸收。该前体药会快速地转换成为具备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贝那普利拉。在空腹服用盐酸贝那普利以后的30分钟和60、90分钟,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的血浆浓度分别达到其峰值。在口服盐酸贝那普利后的贝那普利拉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静脉注射代谢物后利用度的28%。进食后服药,延迟贝那普利的吸收,但不影响吸收量和转变为贝那普利拉。故本品可在餐中或两餐间服用。在5-20mg剂量范围内,贝那普利及贝那普利拉的AUC和血浆浓度值与剂量的大小约成正比。但在2-80mg较广剂量范围的研究中,却观察到与剂量不太成正比例,可能因贝那普利拉与ACE结合达到饱和所致。多次给药(5-20mg一日一次)后本品药代动力学无变化。贝那普利无积蓄。贝那普利拉少量积蓄。其稳态AUC比第一次给药间隔的AUC高20%。贝那普利拉有效累积半衰期为10-11小时,2-3天后达稳态。2、分布: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与血清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的结合率约95%。 结合率不会受到年龄的影响。贝那普利的稳态分布量为9升。3、代谢:前体药贝那普利快速完全转换成有药理活性的代谢物贝那普利拉,给药90分钟后血浆浓度达峰值,主要是肝脏中的水解酶参与了这种转换。另外两种代谢物为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的乙酰-葡萄苷酸的结合物。4、消除:贝那普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是从血浆中迅速消除(4小时内完全消除),贝那普利拉分两个阶段消除。初始半衰期为3小时,终末半衰期约为22小时。终末消除期(从第24小时起)提示贝那普利拉和ACE的牢固结合。贝那普利主要经过代谢消除,贝那普利拉主要经肾和胆汁消除。肾功能正常的病人主要经肾脏消除。贝那普利拉的代谢消除是次要途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后,尿中仅发现不到1%的原形贝那普利,20%以贝那普利拉形式从尿中排出。5、特殊临床情况的药代动力学:高血压病人贝那普利的稳态血浆谷浓度和每天的用药剂量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对贝那普利的吸收以及贝那普利向贝那普利拉的转换都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消除的速度有所减缓,贝那普利拉的稳态血浆谷浓度相比健康人群或是高血压的病人要高。年龄、轻度到中度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症和肝功能不全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的药代动力学很少受年龄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80ml/min)及肾病综合症的影响。对于肝硬化所致肝功能不全者,贝那普利拉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受影响,以上这些病人均不必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和晚期肾病贝那普利拉的药代动力学受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影响,由于消除缓慢,蓄积较多,需要减量。即使是晚期的肾脏病,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仍可从血浆中消除,此时药代动力学性质与重度肾功能衰竭相似。非肾(代谢或胆汁)清除可代偿肾清除的不足。血液透析服用盐酸贝那普利2小时以后,常规的血液透析对血浆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浓度无影响,所以透析后无需补充药物。只有小部分贝那普利拉通过透析排出体外。与下列药物合用时,本品的药代动力学不受影响:氢氯噻嗪、呋塞米、氯噻酮、地高辛、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硝苯地平、萘普生、乙酰水杨酸和西咪替丁。同样,本品也不影响这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西咪替丁的动力学未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