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1990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医疗系就读本科。
1990年7月——1991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见习助教。
1991年7月——1995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助教,担任本科和专科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教学。
1994年参与莫世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的研究”,开始体质人类学研究工作。
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职读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专业体质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完成“广西玉林地区女性中小学生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年龄变化特征的研究”。
1995年11月——2001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讲师。担任硕士研究生、本科和专科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教学。
1998年10月——2003年任广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
1999年参与魏博源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青少年头发微量元素含量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和自治区教改立项项目“解剖学多媒体教学局域网建设”。
2000年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始进行分子人类学研究,参与广西侗族和苗族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多态性研究。
2001年12月至2007年11月被聘为副教授,担任外国留学生全英班、担任本科和专科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教学。
2003年参与魏博源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15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多态性研究”,同年11月魏教授去世后,负责主持该项目研究,2008年该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7年被聘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