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刷BIOS进行版本升级也很危险,但即使严格按其操作步骤一步步进行,还是难免经常升级失败,导致BIOS被损坏,因为在升级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情况,例如BIOS升级文件错误、闪存刷新过程中电源掉电以及系统死机等,都可能使BIOS刷新写入过程出现中断,导致数据丢失,使升级失败。
当发生BIOS升级失败(还有遭到CIH病毒破坏等其它情况),导致主板损坏报废、系统不运行的严重后果时,该怎么办?其实不用气馁,也不必更换主板,只要BIOS芯片本身没损坏,即使上面的Firmware固件被改写,也没有问题,都可以让BIOS起死回生。现在大多数BIOS厂家都提供了启动引导块保护功能。这个启动引导块在一般情况下会被自动写保护,只有当刷新程序接收到对EPROM进行写入的明确命令后,启动引导块才能够被覆盖。此外,启动引导块还支持一些最基本的BIOS功能如ISA协议显卡、软盘驱动和键盘输入等,所以只要系统具备了这几项条件,就完全可以使主板的其它BIOS功能得到重新恢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1.软盘驱动器:用来载入启动盘系统文件和最新的BIOS版本,这是恢复BIOS的前提条件,即首先要保证系统软驱能正常运行。
2.ISA显卡:这一项虽非必要条件,但如果具备,可以大大简化整个恢复过程。
3.DOS系统启动盘:用来启动纯DOS系统,因为恢复BIOS的过程通常必须在纯DOS环境下进行。
启动盘可以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中自动创建。启动盘的制作是最关键的,必须把所有后面要用到的文件如BIOS刷新程序和BIOS数据文件等等,都拷贝到这张启动盘上。
二、在ISA显卡下恢复
如果主板上有ISA插槽,使用一块ISA显卡(现在可能不太好找)可以更方便地恢复BIOS。先拔掉机箱中所有其它板卡和硬盘线,只留下ISA显卡、软驱和键盘;然后从启动盘正常启动电脑。连续按F8键,直到进入安全模式。
进入安全模式命令行后,按照厂家的升级说明步骤操作,恢复以前的BIOS引导块,该BIOS文件在刷新程序中一般被默认保存下来。如果万一找不到旧的BIOS备份,就要到主板厂家网站上直接下载最新BIOS版本升级文件。
三、无显卡自动恢复
即使ISA插槽或显卡不能用,也可以采取其它办法恢复BIOS,只是过程要稍微麻烦一点。为了恢复成功,先必须对启动盘作一些改动,以便在启动系统时自动装载BIOS刷新程序。在Windows中创建好启动盘后,建议删除盘中的config.sys配置文件,以及EMM386.exe类似的其它程序,确保启动盘上除了保留系统文件之外,不要有任何别的程序,从而保证在BIOS刷新程序的运行过程中,不会受到来自其它程序的干扰。
同前面一种方法类似,首先把备份的或从网上下载的所有BIOS文件(backup.bin)和刷新程序全部复制到启动盘上;然后修改autoexec.bat文件,以便系统启动时载入并运行BIOS刷新程序。修改可以在记事本编辑器中进行,根据厂家的BIOS升级操作说明书,加进BIOS刷新程序命令行和相关参数。最后在保存文件时要注意,文件的后缀名应该是.bat,而不能用记事本默认的文件后缀名.txt。
例如,如果使用的是 Award 的BIOS刷新程序,BIOS芯片是FLASH ROM,BIOS 文件名为backup.bin,则可以键入以下命令:
A:\awdflash.exe backup.bin /sb/sn/py/r/cc/cp/cd
主要参数的意义如下:
/py:自动完成BIOS的刷新工作;
/sn:不自动备份旧的BIOS文件;
/cd:刷新BIOS后立即清除DMI数据;
/cp:刷新结束后立即清除ESCD即插即用数据。
通过该命令,可以把BIOS文件backup.bin 强制性写入闪存,并把所有设置数据重置为默认值。重新启动电脑后,键入awdflash.exe/?可以查看其它命令的详细说明。其它类型主板的修复方法与此基本类似,只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DOC文件,了解每条命令的用法,然后修改autoexec.bat文件,添加有关的命令行,最后将修改结果保存到启动盘的autoexec.bat文件中。这样处理后,无论有没有ISA显卡,都不会有影响,通过软盘启动电脑时,系统就会载入并自动运行这些命令文件。
2.硬盘不能读写软驱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启动时自检到软驱时软驱灯亮,但却提示软驱未找到。硬盘启动正常启动后却不能读/写软驱。
【故障分析与处理】首先怀疑可能是软驱损坏,于是将该软驱取下接到另一台电脑上却使用正常,更换另一好软驱接到该电脑上,仍出现同样故障。又怀疑多功能卡损坏,但将该卡拿到其他电脑上试验却无问题,用一块好的多功能卡作替换,故障仍然存在。于是又怀疑主板故障,并且最有可能损坏的是BIOS芯片,用替换法替换后,发现BIOS并没有损坏,最后只有将主板上的CMOS供电电池取下,等CMOS中的信息完全丢失后,再将有关信息重新设置后,完全恢复;
3.开机后提示A驱、B驱的配置类型错误
【故障现象】 一台A驱、B驱都使用的电脑,A驱为使用1.44MB软盘的软驱,B固若金汤为使用1。2MB软盘的软驱.CMOS中的配置内容完全正确,但开机却提示A驱、B驱的配置类型错误。
4.故障软驱使用中不认软盘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在使用过程 中对软盘进行读/写操作时,出现以下提示:
General Failure Reading Drive A: Abort,Retry,Fail?
【故障分析与处理】此情况属于设备 出错,若选择A表示退出,R为重试,F为失败转向别的驱动器,引起上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软盘与软驱容量不兼容
用DOS命令读/写软盘时,需考虑到软盘和软驱的兼容性。如果是720KB的软驱,而放入的是1.44MB的软盘就会出现上述提示信息但1.44MB的3.5英寸软驱能正常读/写720KB和1.44MB两种软盘。同样,1.2MB的5.25英寸软驱能正常读写360KB和1.2MB两种软盘,返之则不可;
软盘的引导扇区损坏
由于病毒或其他操作不当使软盘的引导扇区破坏,在读/写磁盘时会出现读错误,可用工具软件对软盘进行修复;
软件中的软盘没有进行格式化
因DOS能够授受的磁盘格式是划分成若干扇区的磁盘,没有格式化的软盘不能进行读/写操作。对没有格式化的软盘进行读/写操作时,会出现提示信息。只要在DOS下或系统中对磁盘进行格式化后再进行读/写操作即可;
CMOS中软驱类型设置不当
在CMOS中存放着电脑正常工作时各设备的参数设置,如果CMOS中的参数设置不当,在操作中设备也会出现上述问题,如果是1.44MB的软驱,而在CMOS中被设置成720Kb或360KB等,读/写1.44MB软盘时,即会出现上述错误;
提示:在CMOS中把软驱设置成“NOT INSTALLED”,则成读/写磁盘时,会出现软盘中无磁盘的提示,只要在CMOS的设置中恢复软驱正常参数设置,此类问题就不会出现;
5.启动电脑时检测不到软驱
【故障现象】 启动电脑时,显示“Floppy disk (s) fail (40)”的错误提示信息;
【故障分析与处理】 出现Floppy disk (s) fail (40)”或A:drive error的提示信息,都表示主板的BIOS检查不到软驱的硬件,此情况多数是软驱的硬件故障所致,其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下:
检查主板上的软驱接口以及软驱数据线和电源线,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可以将软驱接在其他电脑上进行测试,如果软驱使用正常可检查CMOS中关于软驱的设置,检查CMOS中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onboard Fdc Controller”项是否被设为了“Disabled”,如果是此情况就改设为“Enadled”即可排除故障;
6.软驱灯一直不亮
【故障现象】 开机以后,出现“Floppydisk(s)fail(40)”,而且软驱指示灯一直不亮,改变了一些BIOS设置后也无济于事。该软驱拿到别的地方能正常使用,新的软驱在这台电脑上也是指示灯不亮。
【故障分析与处理】 再现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CMOS设置不对,软驱的电源线不起作用。其解决方法是:开机时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设置“INTEGRATED PERIPHERALS”,、“Onboard FDC Controiler”,把该选项设置成“ Enabled”即可。
7.无法向软盘写入数据
【故障现象】 软盘定保护口已打开,软驱仍然无法向其写入数据
【故障分析与处理】由于可以正确读出数据,格可排除软驱存在硬故障的可能。可在系统启动进入CMOS设置,检查“Floppy access Contrl”(软驱存取控制)是否被设为“Read-only”,如是则必为“Read-Write”后故障排除。
8.CMOS设置错误引起硬盘故障
【故障分析与处理】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电脑都不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就会出现无法启动系统或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争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
另外,由于日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三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丰CMOS中必为其他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讲习/写错误,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9.CMOS抻电引起硬盘启动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开机后屏幕上出现提示“Device error”的提示。
【故障分析与处理】这主要是由于CMOS抻电造成信息丢失丰起的。右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首先打开机箱,观察电池是否松动。如果是,将其固定再开机;如果不是,则可能电池有故障,换块好的电池,重新设置CMOS参数,硬盘就可以正常启动了。
提示:若还不能正常启动,应该是由于数据线接反引起。
10.古老Type参数错误引起硬盘故障
【故障现象】主机启动后,内在自检完毕,“嘟嘟”两声喇叭响,屏幕出现:“C:Drive error”等错误翻译片,硬盘无法启动用软盘启动成功,试图进入硬盘,出现:“Invalid media type reading drive c Abort,Retry,Fail?”错误信息。
【故障分析与处理】: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硬盘参数Type值不匹配引起的,Type会晤是一个硬盘特征标志,代表硬盘容量大小、磁头数、磁头数和扇区数等值。如果Type的值设置错误,则硬盘启动不了,其解决方法是重新设置硬盘的Type值。
在开机后待自检开始,按下【DEL】键或同时按下【ALT+CTRL+ESC】组合键,即可进入主机参数表,DriveC:(驱动器C:)栏目中的“Type”项,输入正确的Type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