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成因入手。这是一种精神分析疗法,从其病症的早期成因入手来帮助其改变性取向。具体做法是:要让其尽量回忆童年的一些事情,是不是被父母当做另一性别的孩子来对待,以至与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或者是父母的影响度的不同,家庭状况和关系有一定的异常,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回忆这些童年的事情来找到形成这种性取向的原因,并在心里得到纠正和排解。然后要对自己进行观念上的改造。用理智的成人化的思维去评价童年的一切,可以给自己一些鼓励的话语和自制的方法,比如告诉自己小时候“假小子”的行为已经是过去了,现在起自己应该是一个大姑娘了,是一个淑女了。
第二,正确看待异性。如果自己是因为从前受到过异性的伤害而开始惧怕异性,并对异性失去兴趣,那么现在首先要对异性有一个全新的充分的认识。从而逐渐摆脱对异性惧怕的心理,试着去面对异性,接触异性,减少自己对异性的排斥心理,最后达到消除焦虑,改变性别取向,建立真正健康的异性之间的恋爱关系。
第三,排斥疗法。这是让自己对同性产生厌恶和排斥的一种疗法。具体办法是在面对同性照片的时候用不好的声音和气味刺激自己的感官,让自己对同性产生不好的想法和厌恶的感觉,而在面对异性照片的时候,则用美妙的音乐和好的气味来刺激自己的鼻子和耳朵,让自己对异性留下好的印象,产生美妙的感觉,这样,就能逐渐让性别取向得到转移,最终达到和异性能够正常交往、恋爱的目的。
首先作为家长确实会很苦恼,很伤心。这个我能表示理解。
但是通过你的描述,我也了解到,家庭早期给孩子带来的不幸与她小时候的经历,可能是该现象的根源。可以想象,早年父母不在身边,母亲又常年在外,没能感受到母爱,她也许会对母亲这种角色有些痛恨,直到心理扭曲,觉得要做个男人,才能照顾好自己,才能给其他的女孩子以温暖。六年级的经历,可以肯定加深了她类似的看法,所以想让自己变得更像一个男人,而不会受到欺负。
到底,家长对孩子幼小心灵造成的伤害已经比较明确。找心理医生也是一条正确的途径。因为在我看来,这种现象跟儿时的经历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
所以,你得找到事情的根源,你做不到的,就尽量让专业人士去解答。但是最后你却又是最重要的那一环节,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
也无需太着急,还好,事情是有解决的途径和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