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最后一点是错的!孔融(153~208),公元185年,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公元190年,拜为议郎,出任北海郡相。公元195年,刘备荐他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后,拜孔融为将,迁少府,后复拜为太中大夫。这样的官职不在二袁之下!不立传就说明他不重要是立不住脚的!而且刘备说过“孔北海知有备否”就说明了当时孔融地位的高低!
而且孔融虽然是曹操杀的,但曹丕对孔融是相当的敬佩!他曾经下令悬赏征募他的文章,并誉其为建安七子之首!
所以说陈寿不给他立传只可能是一种他个人对孔融的看法而已!但《后汉书》却有大量的篇幅来记载孔融!
总的来看,因为晋上承于魏,《三国志》里基本是以魏为正统的,如《三国志》为曹操立了纪——《武帝纪》,而刘备只是传——《先主传》
而孔融是被曹操杀掉的,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就可能不敢给孔融作传了。
此外,从曹操敢于杀掉孔融这件事情来看,那时候对孔子的崇拜也远不如近代的明清,因此相对来讲,孔融在三国也不算什么大人物的。
一楼的很多观点不对,陈寿写三国志时已经是晋朝了,他怎么可能怕曹操而且三国志成书魏和吴都有自己的史官记录,只有蜀没有史官,陈寿实际只是记了蜀国,在把其他两国的记录合并起来进行抄录
因为三国志挺曹
所以孔融反对他
自然不会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