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处理实际应用中,离子交换树脂选择顺序如何?有什么规律?

2025-04-03 12:57: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稀溶液中的的选择性顺序如下:Fe3+>A13+>Ca2+>Mg2+>K+≈NH4+>Na+>H+
这可归纳为①离子所带电荷越大,越易被吸着;②当离子所带电荷量相同时,离子水合半径较小的易被吸着。
弱酸性阳树脂对H+的选择性向前移动,羧酸型树脂对H+的选择性居于Fe3+之前。
在浓溶液中选择顺序有所不同,某些低价离子会居于高价离子前面。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顺序:在淡水的离子交换除盐处理系统中,即进水是稀酸溶液时,阴离子的选择顺序为SO42-(+HSO4-)>CL->HCO3->HSiO-;
当OH型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后,用碱进行再生时,即对于进水是浓碱溶液,阴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CL—>SO42—>CO32->HSiO3—;

据此,可以推知,OH型离子交换树脂对于水中常见阴离子的选择顺序,遵循以下三条规则:

(1)在强弱酸混合的溶液中,OH型离子交换树脂易吸着强酸阴离子。

(2)浓溶液与稀溶液,前者利于低价离子被吸着,后者利于高价离子被吸取。

(3)在浓度和价数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性系数大的易被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