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核心区别:
1. 抽样方式不同
由于研究的目标研究经常涉及了解一个较大的群体,比如某个游戏品牌想要了解Z世代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但受时间和预算的限制,无法做到大规模的普查,所以常常需要通过抽样,从部分中来了解全部的特征。
不管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需要抽样。一般而言,定量研究常使用概率抽样,定性研究常使用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中的具体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非概率抽样包括偶遇抽样、立意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
2. 样本大小不同
定量研究的核心是通过分析统计来衡量、判断具体的量和度,因此定量研究要求具有代表性的大样本,而具体样本量的设定要基于具体的分析单元来定。
所谓分析单元,是指根据用户属性划分的“最小分析单位”,比如“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就是两个分析单元。将所有“分析单元”需要的样本量加总起来,就是项目所需总样本量。
3. 研究逻辑不同
从研究程序上看,定量研究是演绎推理的过程,从一般性的结论出发,描述市场特征,测试变量之间的关联,它的目的是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用在对已有理论的检验或者用来确认之前已有的假设,作为定量研究,其对象是客观、独立于研究人员之外的某种客观存在物。
定性研究是归纳整理的过程,即从众多散点信息和现象中总结出规律和一般性结论,即先积累事实,后进行推论,是探索挖掘想法、获得深层认知、确定相关联系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