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预审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格预审通告(邀请书)、资格预审申请人须知、资格预审申请表、工程概况和合同段简介。
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资格预审文件停止发售之日起不得少于5日。
扩展资料:
评审标准资格预审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检查、衡量潜在投标人是否有能力执行合同。
评审内容包括:
(1)财务方面: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承担本工程,潜在投标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
(2)施工经验:是否承担过类似于本工程的项目,特别是具有特殊要求的施工项目;过去施工过的工程数量和规模。
(3)人员:潜在投标人所具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工作经验和能力是否满足本工程的要求,特别是派往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的资历能否满足要求。
(4)设备:潜在投标人所拥有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工程的要求。此外,潜在投标人须具有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记录,才能通过业主的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文件一般包括:
(1)资格预审邀请书;
(2)申请人须知;
(3)资格审查标准和方法;
(4)申请文件格式;
(5)招标项目的介绍等。
资格预审为投标前对获取资格预审文件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一种方式。《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
扩展资料:
资格预审方法一般分为定性评审法和定量评审法两种。资格预审现场定性评审法是以符合性条件为基准筛选资格条件合格的潜在投标人,符合定性条件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2)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3)以往承担过类似工程的业绩情况;
(4)财务及商业信誉情况;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资格预审文件通过对以上五方面的条件进行细化制定出评审细则,潜在投标人必须完全符合资格预审条件方能通过资格预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文件包括哪些内容:
1、资格预审邀请书;
2、申请人须知;
3、资格审查标准和方法;
4、申请文件格式;
5、招标项目的介绍等。资格预审:是指在招投标活动中,招标人在发放招标文件前,对报名参加投标的申请人的承包能力、业绩、资格和资质、历史工程情况、财务状况和信誉等进行审查,并确定合格的投标人名单的过程。
(1)资格预审邀请书;
(2)申请人须知;
(3)资格审查标准和方法;
(4)申请文件格式;
(5)招标项目的介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