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卤化丁基橡胶主要依赖进口,据卓创数据显示,2013年进口依赖度为93%左右,主要为埃克森和朗盛产品,埃克森和朗盛产品占据了2013年中国卤化丁基橡胶85%左右的市场份额,俄罗斯产品补充8%左右。
1983年就有国内院校对于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这一产品进行研究,直至1999年,我国才结束了普通丁基橡胶生产装置为“0”的历史。据卓创了解,2008年,燕山石化承担溴化丁基橡胶研究项目。2010年国内首套3万吨/年的溴化丁基橡胶生产线建成,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没有工业化生产产量,直至2012年国内第二套卤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投产后,在竞争压力下,国内卤化丁基橡胶才开始突破“0”工业化产量的怪圈。
国内卤化丁基橡胶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的过程中,产能也在缓慢上升,虽无法全部满足国内消费,但从产能来看,2013年,国内产能已经可以满足国内整体需求量的二分之一。但产量呢,却是远远不够……
这么受国内轮胎企业及医药瓶塞企业等欢迎的卤化丁基橡胶,国内产量为何如此之小呢?卓创资讯通过调研研究及与市场人士的沟通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技术壁垒高。众所周知,世界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生产技术有几大来源,埃克森、朗盛、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其中,埃克森和朗盛技术不对外出售,且为世界第一阶梯的技术;俄罗斯和意大利均对外出售技术,据卓创所知,国内首套装置技术来源就是意大利公司提供的;中国自主研发技术均为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做出的创新及改进。据市场人士对卓创反映,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自主研发技术基本属于世界第二阶梯的技术。
因此单从技术来源看,国内卤化丁基橡胶的生产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第一阶梯的埃克森和朗盛相比就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生产经验少。埃克森和朗盛对卤化丁基橡胶的生产研究了几十年,这些经验数据的积累不是中国企业几年内能够超越的。再有卤化丁基橡胶生产过程中通入卤素的阶段数据非常难控制,因此这对于经验匮乏的国内企业而言是非常难把握的。
并且现今国内生产企业大多是不稳定生产,因此每一批次的产品品质也是很难统一的。
第三,下游推广难。国内卤化丁基橡胶面临的很大难题便是对轮胎企业和医药瓶塞等企业进行产品的推广,由于轮胎企业应用的卤化丁基橡胶量并不大,这便造成了他们对于卤化丁基橡胶要求较高,且不愿随意替换。据卓创与厂家人士的沟通可知,卤化丁基橡胶在轮胎生产中可谓是一剂调味,主菜仍是天胶、丁苯顺丁等,因此他们对于这个“添加剂”的品质和稳定性要求较高,不必要因为这一点点“添加”的不稳定或者品质原因而损失了大宗原料。因此市场业者对于国产货物的不稳定性和技术支持多持观望态度,应用较为谨慎,给国内卤化丁基橡胶的生产造成了困难。
当然,在中国卤化丁基橡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工厂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比如,现今已被国内一些轮胎及制品企业接受,推广也渐有起色。
并且关于生产的稳定性上,国内浙江信汇基本维持连续生产,据厂家对卓创资讯讲,工厂顶着高库存的压力保持连续生产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逐步在生产中摸索经验,稳定产品品质的同时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并且在下游的推广中也后来者居上,得到了大多试用客户的普遍认可,在中国卤化丁基橡胶的应用上迈出了艰辛的一步。
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即使国内卤化丁基橡胶产量及下游应用在逐步推进,但推进的过程艰辛而缓慢,并且与国外丁基橡胶生产巨头的差距仍然很大。国内卤化丁基橡胶在生产技术、产品稳定生产和下游应用技术服务跟进等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也希望国内的企业能够在一定阶段里互相“帮扶”,一起将中国卤化丁基橡胶推向中国,然后走向全球……
的旅程!年少时我们需要放下贪欲和复杂;中年时我们需要放下名利和挣扎;老年时我们需要放下悔意和浮华.一切随风,如剔透的水晶红尘终化.
学会放下,活在当下!
象庄子一样,泛起不系之舟,饱食而遨游天下!
生命,方如一朵永不凋谢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