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方法如下:
1、孩子的学习习惯应该从亲子阅读开始,而这个时间当然是越早越好。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不懂阅读,其实从胎儿的时候孩子就拥有听的能力,并且在出生就开始对听有探索力。因此,从小开始亲子阅读不仅可以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得更融洽,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知识纠正一些习惯上的坏毛病。同时,孩子的阅读量也在逐步增长,这不仅可以让孩子的学习习惯越来越好,也是孩子自信力的来源。
2、而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拥有一个好的时间习惯,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该吃饭的时候专注吃饭、该玩的时候认真游戏、该学习的时候好好读书,这不仅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作息规律,也能让孩子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负责,这也是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有很好的帮助。
3、通过前期对于阅读以及时间的培养,当孩子拥有自主能力的时候,家长们就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孩子成为学习习惯的主导者。当孩子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会对学习产生源源不断的内动力,这也是对习惯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环节。与此同时,再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管孩子几岁,好的学习习惯要进行下去。因为持续性的学习输入也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关键。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是一件长期要进行的事情。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很难很复杂的事情,只要保持每天持续专注的有效学习,相信通过时间的点滴积累是可以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一生。故此有人说:“留给孩子金山银山,还不如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有鉴于这个信念,我在为师之余,总会不惜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父之时,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培养孩子之重点。自认为受到了一定的效果,我坚信:好习惯终生受益。
一、用严以律己,培养孩子科学的时间观。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既然是老师,就要为人师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培养孩子科学的时间观,做家长的也必须树立科学的时间观。为此,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拟定了一个周作息时间表:早晨六点五分起床;洗涮十分钟;六点十五分上学;中午十二点半至一点半作业;两点上学;晚上六点五十至八点作业;八点至九点自行安排;九点洗涮,九点十分至九点半复习(周一周五分学科复习:周一、周三语文,周二数学、周四外语);九点半休息;周五晚上做完除语文外的所有周末作业;周六上午语文周末作业。周六下午两点半至五点外语补习;六点半至七点半学钢琴;周天上午练琴两小时;周末下午户外活动;其余的时间自行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拟定后,为使孩子养成科学的时间观,家庭的运营也使之程序化,我和妻子早晨五点半起床晨练,七点回,洗涮、早饭至八点,八点上班,孩子在校,我们在单位,孩子学习,我在看书,妻子在家务。随孩子休息而休息,随孩子户外而户外。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和家庭程序化是运营都是需要坚持的,这种坚持是建立在我们相互鼓励的,共同监督的基础上。
二、借他山之石,培养孩子的勤于钻研的劲头
贪婪电视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共性。根据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周六、周天每天有数小时的看电视时间,为给孩子一个好的电视习惯,孩子儿时我就养成了和孩子一起电视的习惯,锁定的频道是少儿频道、科教频道,农业频道,财经频道等,与孩子一起探究其中的奥妙,领悟其中的新奇,给孩子搭建刨根问底的平台,使之产生钻研的动力,提问的习惯。对他提出的问题,我们也总会像教育专家提到的那样,会给其思考的空间,不急于给出答案,或打个比方,或让其把题多读几遍,或设置几个小问题作为铺垫等。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鼓励他多说,多想,多发表他自己的看法,这本来就是一种钻研。
三、以授人以渔,培养孩子作业检查的习惯。
孩子作业不愿意检查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孩子的天性---贪玩,早早完成作业好玩儿。要让孩子不想贪玩是不可能做到的。我采取的办法是先让其知道检查作业的重要性,再交给他检查的方法,从而形成检查作业的习惯。怎样才能使他明白检查的重要呢?-------以亲身实践:一是拿两张难度相当的试卷,一张刚做完不给检查时间就给改,另一张做完后指导他检查后再改,用分数比较得出检查的重要;二是用两次不同的考试做比较,一次是给有检查时间的考试,另一次是不检查时间的考试,用考试结果得出检查的重要。让其知道检查的重要性,重要性知道后,接着要交给检查的方法:题目做完后,首先是检查做题时,感觉拿不准的,后来才是从头到尾检查一遍。为培养其检查的习惯,一次作业,一张试卷,控制其时间的应用,多长做完时间,第一遍检查多长时间,第二遍检查多长时间。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还很多,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怎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不仅要身体力行,而且对孩子还要有耐心。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只要我们善于为孩子播种一些好习惯,定会收获到成功的。
尊敬的各位家长: 行为日久成习惯, 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孩子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1. 专心致志 。小学生由于自学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如果孩子做作业的习惯不好,家长最好是在旁陪做,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督促孩子把作业写工整,作业做完后,能把学习用具、书包整理好的好习惯。2. 独立思考 认真细致 。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又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要做到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应当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到了六年级这个习惯依然要坚持。比如有的课文片段要求背诵,那么我们就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没有错别字,没有错的标点符号。如果有错误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有错误,这样就会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4. 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 。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善于增养孩子勤思考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5. 背记词汇、古诗词和课文 。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古诗词和课文。比如,熟练背诵或默写小学生必备古诗词指定篇目和补充篇目两本,能力较强的要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会应用到生活中去。6. 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 家长需要为孩子购买、订阅适合的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但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为防止“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 7、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学习上不要定太高的目标,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所以要让我们的孩子永不言败。8、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这个习惯养成了,越高年级作用越大…… 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各位家长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我所谈的几点体会。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星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