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原者得天下”是什么意思?

2025-04-06 13:14: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 首先会想到的是中原在历史上的富足,但是这个富足只是一段历史时间的富足,并不是长期的富足,在中国南宋以后,江南的财富就已经远远超过北方,其后的朝代很大程度上北方的经济均依赖南方的漕运支持,所以富足不是导致这个命题成立的主要原因。

  • 再者,我们就可以想到了上一篇历史文章提到的古代的作战半径问题,古代受运输能力的限制,作战半径是有限的,而中原地处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央,这样从中原而征四方,到哪里作战半径均不会太远,占有了中原,作战半径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在历史上的各种征服活动也是均要通过征服中原再征服四方,所以占有中原解决作战的半径问题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1. 发生在中原地区的几大战役

  • 城濮之战

  • 公元前632年,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4月,晋、楚两军为争夺中原地区霸权,在城濮交战。楚军居于优势,晋军处于劣势。晋国下军副将胥臣奉命迎战楚国联军的右军,即陈、蔡两国的军队。陈、蔡军队的战马多,来势凶猛。胥臣为了战胜敌人,造成自己强大的假象,以树上开花之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进攻时,晋军下军一匹匹蒙着虎皮的战马冲向敌阵,陈、蔡军队的战马和士卒以为是真老虎冲过来了,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打败了陈、蔡军队。

  • 淮海战役

  • 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