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加温温室的变温管理?

2025-04-03 16:09: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温室作物进行变温管理,既节省能源,又可使作物生长健壮,实现高产、优质、抗病生产。

变温管理就是依据作物在一天内不同的时间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进行相应的温度管理,以满足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加温温室的人工辅助加温功能是实现变温管理的基本条件。在没有人工加温能力的日光温室内,包括节能型日光温室,无法实现作物全生育期的变温管理,其只能在最适宜的生产季节内才有可能实现部分变温管理。

现以温室果菜类作物为例,介绍变温管理的具体方法及原理。

(1)上午的温度管理 正常天气条件下,上午光照较强,是一天最佳的光合作用期。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甜瓜、西瓜、芸豆、豆角等喜温性果菜类作物适宜的光合温度在25~30℃之间,温室的气温应保持在该范围,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积聚光合产物。

(2)下午的温度管理 下午15时以后,自然光照开始减弱,这时的温度也应适当降低。对大部分喜温性果菜类,温室的气温应保持在22~25℃,以适应弱光条件。避免温度过高引起较高的呼吸强度而消耗光合产物,导致作物生长不健壮,叶色发黄。

在全天阴天时,温度也均保持在22~25℃范围内,做到温度和光照恰当配合。即强光时,温室保持较高的温度;弱光时,温室温度要相对低。

(3)前半夜的温度管理 正常天气条件下,下午17时至晚间21时,喜温性果菜类作物温度应控制在12~18℃之间。有利于叶片白天光合作用的养分从叶片向果实和生长点输送。

(4)后半夜的温度管理 晚上21时以后至第二天清晨6时左右,只有呼吸作用存在。此时应将气温保持在10~12℃左右,即大部分喜温蔬菜的生长温度低限,以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如果该段温度过高,则呼吸消耗过多,作物生长弱,易徒长,叶片变黄,落花、落果严重,果实着色不良,病害严重;如果该段温度过低,作物易遭受冷害,同样会引起严重的落花和僵果现象发生。

(5)早晨的温度管理 一般6~8时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光照很弱。该期温度应缓慢、平稳的提高,由后半夜的最低温度逐渐提升至作物的光合适温,即25℃左右。上午8时至下午14~15时,是一天内光照最强的时间,应将温度由25℃逐渐提升至30℃。

以上是温室果菜类作物变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应注意不同果菜类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异,不可机械照搬。黄瓜和番茄后半夜的最低温度设置就差异较大,黄瓜要求后半夜温度在10~12℃范围内,而番茄在8~10℃即可;黄瓜前半夜适宜温度14~16℃,而甜瓜则要求22~24℃;番茄前半夜要求10~12℃,而甜椒则要求18~20℃。

此外,温室作物进行变温管理的同时应注意气温与地温的关系。大部分作物要求与光照强度相适应的变化气温,而要求相对稳定的地温,即地温不宜作剧烈地变化。生产上将加温设备贴近地面并较均匀地分布在温室内,不采用只周边安装加温设备的方法,对调节气温与地温的关系更有利,这对大型连栋温室尤为重要。当白天加热设备升温时,由于其贴近地面,使土壤温度逐渐提高,气温同时升高,且温升幅度高于土温。当夜间降低气温时,土温下降速度也显著低于空气,而保持土温的相对稳定。

当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较大时,如果作物又处于某种病害的易发期,此时应避免降温幅度过大,引起空气湿度过饱和,叶片结露,加剧病害的发展。

总之,温室温度的变温管理应同时考虑气温与地温的关系,光照与温度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与湿度的关系,温度与病害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避免顾此失彼,破坏温室环境的平衡,引起作物生长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