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是中国金丹术的黄金时代。隋代最著名的金丹家是苏元明(朗)他自号青霞子,既是内丹师,又是外丹师,尝学道于茅山,自称得司命大茅君真秘,隋开皇时曾在罗浮山金丹。著有《旨道篇》一卷,《龙虎金液还丹通玄论》一卷,《太清石壁记》三卷,《宝藏论》一卷。其中《太清石壁记》可能经唐人楚泽修订过,故《正统道藏》本题曰“唐楚泽先生编。”在《太清石壁记》中,苏元明记载了以硫磺和水银为原料升炼“太一小还丹”的配方,这是现存金丹术著作中关于人工合成红色硫化汞的最早明确记载。《太清石壁记》中还载有“造水银霜法”、“艮雪丹方”、及“五味丹方”,相当详尽地介绍了飞炼甘汞和升汞的要诀。苏元明的《宝藏论》记载了以雄黄、雌黄、砒霜点化砷白铜和砷黄铜的真秘,并说假金有15种,假银有12种。早期金丹家往往用晦涩的语言来隐藏他们的秘术,而苏元朋的著作却用明晰的文化来记述,与魏伯阳等人的风格迥然不同。此外,苏元明在其著作中还进一步解释当时金丹家所用的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