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提前预订?
“就是来给自己挑选墓呢,活着的时候才能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所以提前预订了。”
“我要看看家族的豪华墓,给自己一家三代全提前预订了。”记者在大东区一家墓园的办事处,见到来挑选墓穴的刘琳女士和其爱人。
她告诉记者,这次是想给爷爷奶奶转墓,她自己也想购买一个40多万元的家族墓,也算提前为自己和孩子准备了。而在另一家墓园,记者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孩子的陪同下挑选墓地,她的回答更是让记者惊诧——“就是来给自己挑选墓呢,活着的时候才能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所以提前预订了。”
记者也果真在墓园中发现预订墓地的情况:在一家墓园的豪华墓区,一座以黑白颜色搭配为主的豪华墓前,记者看见墓碑上的逝者名字是两人。而该墓是家族墓,还有两个空墓穴,旁边负责清扫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都是为活人准备的。
记者了解到,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按照规定都是有期限的,活人提前给自己购买,不但占了死人墓地,而且将来期限上也是一个问题。不过一些墓园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却表现出不知情,告诉记者没有期限限制,这些都是永久性的。
按照规定,流动出售公墓、炒买炒卖公墓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记者在皇寺广场、大东门、万柳塘等处,都发现有流动性出售公墓的推销者。他们摆着一个宣传招牌,举着一些宣传手册,不停向路人发放。皇寺广场附近的一位女推销人员在推销墓位时,记者问其是否有公墓批准手续、代办手续及墓地的情况规模等,她是一问三不知,只是不停地劝记者亲自去看看。
记者发现,除了这些流动推销者,沈阳还有很多家小的墓园办事处,通常只打出一家墓园办事处的牌子,但里面的工作人员会提供好几家墓园的业务,有的工作人员甚至还做起其他行业兼职了,甚至当起风水先生或者打制其他殡葬品。
■ 变化
墓地催生“墓奴”
听说过房奴,为了住房辛辛苦苦赚钱,可是现在却有一批人为了墓地攒钱或者投资,这些人有了新称号——“墓奴”。
“墓奴”之一 勒紧腰带攒钱购墓
冯先生是沈阳一家私企的部门主管,他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刚刚和爱人还完一个“半跃”的贷款,现在他又开始攒钱,要购买一个豪华家族墓。
他数着手指给记者算到,最便宜的豪华墓也得30多万元,他一年加年终奖大概能赚到10万多元,所以还得攒3年,为了快点买上,他现在又背着公司接了一个兼职。记者采访中,大多普通市民都表示,的确豪华墓很华丽,但是太贵了,不会接受这样的价格。而冯先生表示,在一些中等收入的消费群体中,他们也有人购买这种豪华墓的,而且还会相互攀比,最重要的是还受孝道心理的影响。
现在殡葬跟结婚一样,经常跟体面、情感放在一起,像老人给孩子办婚礼,如果办得不像样,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同样,对于孩子来说,不给逝去的老人办个像样的葬礼、买个好点的墓地,也总觉得对不起老人,没有面子。冯先生深知这其中的道理,表示还是无法摆脱传统思想,所以宁可当一个“墓奴”。
通缉榜?老板们怕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