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寿命缩短的不规范行为 1.硬盘--最忌震动 运送带硬盘的电脑不能简单把它们搬运到某个地方,要注意防止一些大的震动的产生。因为硬盘是复杂的机械装置,装在电脑内部,容忍度有限。大的震动会让磁头组件碰到盘片上,引起硬盘读写头划破盘表面,这样可能损坏磁盘面,潜在地破坏存在的硬盘上数据(你的心血哟!),更严重的还可能损坏读写头,永久的使硬盘无法使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读写头安置在盘的安全区,然后才能搬动;在搬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动作轻;如果打算用车来运输它,最好把它放在车厢的后面位置上;如果是通过邮寄,请将它很好地包裹起来。 2.主板--最忌静电和形变 静电可能会蚀化主板上BIOS芯片和数据,损坏各种基于mos晶体管的接口门电路,它们一坏,所有的“用户”(插在它上面的板卡或设备)都互相找不到了,因为它们的联系是靠总线、控制芯片组、控制电路来协调和实现的。 所以,我们要尽量用柔软、防静电的物品包裹主板,注意用手触摸它时,要先触摸一下导体,使手上的静电放出,再轻拿轻放。 另外,主板的变形可能会使线路板断裂、元件脱焊,主板上的线路可是密得很,断裂了你根本就找不到。以致于,我携带主板时尽量不要让其它物品放在主板上面,最好将其放入主板包装盒中携带;在安装主板时,一定要仔细将其平稳的安装在机箱上,不要一边高一边低;在插显卡、声卡或其它卡时,注意一定要压力适中,平衡施力。 3.内存--最忌超频 因为内存与CPU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内存是CPU提速最难解决的瓶颈。外频越高,工作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时,内存由于需要工作在CPU的相同外频下,所以当CPU超频时,内存是否同外频保持一致,是超频成功的关键,最重要是超频一旦使内存达不到所需频率,极易出现黑屏,甚至发热损坏。 4.CPU--最忌高温和高电压 虽然CPU有小风扇保护,但随着耗用电流的增加所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使CPU的温度将随之上升。高温容易使内部线路发生电子迁移,导致电脑经常死机,缩短CPU的寿命,高电压更是危险,很容易烧毁你的CPU。 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方法有加装辅助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要保持干净,定期做预防保养;打雷下雨天,不打开电脑,且将电脑的电源插头拨下;配用稳压器;超频时应尽可能不要用提高内核电压来帮助超频,因为这是得不偿失的。 5.光驱--最忌灰尘、震动和粗劣的光盘 光驱出现读盘速度变慢或不读盘的故障,主要是激光头出现问题所致。除了激光头自身寿命有限的原因外,无孔不入的灰尘也是影响激光头寿命的主要因素。灰尘不仅影响激光头的读盘质量和寿命,还会影响光驱内部各机械部件的精度。所以保持光驱的清洁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光驱的机械部件一般使用棉签酒精擦拭即可,但激光头不能使用酒精和其他清洁剂,可以使用气囊对准激光头吹掉灰尘。 由上可知,灰尘是激光头的“杀手”,但震动同样会使光头“打碟”,损坏光头。所以,我们在先择光驱时,震动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要素,同时,在安装光驱时,尽量将光驱两旁的螺丝扭紧,让其固定在机箱上,也可以减小其震动。 另外粗劣的光盘也是光驱的大敌,它会加大光头伺服电路的负担,加速机芯的磨损,加快激光管的老化。不知道你信不信,现在市面上流行的DVCD是光驱最危险的敌人,因为它的光点距离与普通光驱设计标准点距小的多,光驱读它就像近视眼人看蝇头小字一样困难,说不定哪天就“瞎眼了”。 6.键盘--最忌潮气、灰尘、拉拽 现在大部分的键盘都采用塑料薄膜开关,即开关由三线塑料薄膜构成,中间一张是带孔的绝缘薄膜,两边的薄膜上镀上金属线路和触点,受潮腐蚀、沾染灰尘都会使键盘触点接触不良,操作不灵。发现这种情况后应很仔细地打开键盘的后盖用棕刷或吸尘器将赃物清除出来。拖拽易使键盘线断裂,使键盘出现故障。 所以,我们要尽量保持工作场所的干净整洁,特别是键盘边上要干净;不要在电脑附近吸烟;不要在键盘附近吃东西;不要把喝水的杯子放在键盘附近;不要带电地插拔键盘;定期地用纯酒精擦洗键盘;使用键盘时,尽量不拖拽键盘;键盘不用时,要盖上保护罩。 7.鼠标--最忌灰尘、强光、拉拽 现在大多数人使用的都还是基于轨迹球的鼠标,这类鼠标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脏,小球和滚轴上沾上灰尘会使鼠标机械部件运作不灵。另外,强光会干扰光电管接受信号,拉拽同样会使“鼠尾”断裂,使鼠标失灵。 所以,我们要定期清洗鼠标的小球和滚轴;尽量使用专用鼠标垫,定期清洁鼠标垫,鼠标垫要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清洁剂,能用清水解决问题最好;避免在阳光下打开、使用鼠标。 8.显示器--最忌高温、高压等 显示器是与人进行交流的界面,也是整个电脑系统中的耗电大户,是最容易损坏的部件。它最忌的是冲击、高温、高压、灰尘、很高的亮度和对比度等,由于显像管很精密,瞬间冲击会损伤它,容易发生诸如断灯丝,裂管颈、漏气等问题;高温易使电源开关管损坏,温度越高开关管越容易击穿损坏,所以它的散热片很大;灰尘易使高压电路打火。很高的亮度和对比度会降低荧光粉的寿命,使显示器用不了几年就会“面目无光”,色彩黯淡。 所以我们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不要频繁地开机、关机,因为显像管的灯丝冷阻很小,刚开机时冲击电流很大,频繁开机不利于保护灯丝,另外对显像管阴极度也有影响;要避免太阳光、高强度电光直接照射显示器,因为它们会提升显示器的温度,加速显示器显像管老化,显示器不用时请用罩布罩好;如长期不用,应定期加电驱潮,防止突然开机产生高压打火,造成烧坏元器件故障;显示器应放置在通风散热良好的地方,顶部的散热孔不要放置其他物品. 电脑操作误区 随着IT产品的日益平民化,很多家庭都购置了家用电脑。因为电脑水平的参差不齐,难免有一些“菜鸟”甚至是“大虾”在电脑的操作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想当然的误操作,有些看似不经意的误操作可能会使您的电脑即刻“归西”,甚至会伤害到您的身体健康。基于此,笔者特将在长期使用电脑中积累的经验和应该注意的误区“和盘托出”,以期大家提高电脑水平趋利避害,让电脑更好为我们工作和忠实服务。 误区之一:清洁显示器要用高纯度的无水酒精 显示器作为人机交换的重要媒介,其屏幕使用日久难免粘有灰尘和污渍。很多朋友想当然的认为酒精尤其是高纯度(95%以上)的是最好的清洁剂。事实正好相反,现在的显示器(CRT类型)一般都在屏幕上有一层特殊的防护涂层,用来防静电和眩光,酒精作为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非常容易破坏掉这个特殊的涂层,给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大打折扣。 正确做法:显示器的屏幕包括其外壳,都不能使用酒精、汽油、洗衣粉等溶剂,如果有条件请使用专门的显示器清洁剂。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以到市场上购买几瓶纯净水进行显示器屏幕和外壳的清洁。另外,对屏幕清洁时特别小心,不要使用普通的粗毛巾,应购买1~2块质量较好的眼镜布代之。 误区之二:打开机箱,让机箱内的电脑配件“裸奔”才是最好的散热 很多“菜鸟”甚至包括很多DIYer在夏天为了加强散热或方便拆装硬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廉价又方便的散热方案——让电脑“裸奔”。可是,我认为此举非常不当。其一,虽解决了散热,但机箱“开膛破肚”让硬件裸露在外容易积攒灰尘,长此以往“灰尘”也会成为电脑的杀手。其二,这种做法非常的有害人体的健康。众所周知,CPU、主板、电源等硬件都是高电磁辐射源,而机箱为我们屏蔽了绝大部分的电磁辐射,是我们健康使用电脑的“保护神”。如果仅仅为了散热,而让我们的身体直接暴露在高电磁辐射下,拿健康开玩笑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之三:关机后马上盖上防尘罩 很多朋友在购买新电脑后非常注意电脑的防尘,专门定做了防尘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关机后马上罩上防尘罩就不可取了。原来,关机后机箱内、显示器还有大量的热量未散发出来,各种电子元件的温度都很高,需要有一个逐渐的散热过程,如果马上盖上防尘罩,非常不利于硬件的散热,甚至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正确做法:关机1~2小时后,待机箱内热量散出才可使用防尘罩。 误区之四:带电热插拔各种电脑外设 很多朋友在进行各种硬件操作时,为图省事经常在未关机的情况下带电插拔PS/2接口的鼠标、键盘和各种串、并口设备。这些都是看似平常,但却很危险的操作,轻则造成系统或硬件工作不正常,重则造成硬件接口或主板的损坏。 正确做法:除了USB、IEEE1394接口和串口硬盘外,一般普通台式机各种外设均不可带电热插拔,所以朋友们在进行其他硬件操作时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在关机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误区之五:接触电脑硬件,对静电不设防 很多朋友虽然在潜意识中都知道静电是电脑硬件潜在的“杀手”,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更加之操作的惰性以及存在的侥幸心理,往往进行“违规”的硬件操作,以致“火花”轻轻一闪,电脑内的主板、内存、显卡等部件在短短的瞬间就“香消玉殒”了。由于静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我们接触和维修电脑时非常容易积累大量的静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静电给电脑内的高精密部件带来的致命损害。 正确做法:首先要保证电脑机箱的可靠接地,在打开电脑主机箱接触电脑硬件前,最好用手与机箱外部的金属部分或其他的接地金属接触一下,通过短暂的接触来释放身体上所带有的静电。另外对于拆下的电脑硬件可以放入防静电塑料袋中妥善保存,在进行硬件的敏感操作时通过佩戴防静电环能起到很好的防静电作用。最后,静电的产生和释放具有季节性,在冬天尤为明显,所以更应提高警惕谨慎操作。 误区之六:光驱当成“影碟机”,“清洗”光盘变杀手 不少朋友现在都配备了CD或DVD光驱,为了实现看盘工作两不误,经常用光驱播放普通的VCD、DVCD和DVD影碟。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虽然这样做暂时方便了自己,但长此以往会大大缩短光驱的使用寿命最后使之“报废”。主要原因是光驱在读取普通盘片时就要频繁改变电机转速和激光头频率,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光驱机械部件磨损和激光头严重老化。 正确做法:出于保养光驱的考虑,您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影碟拷入电脑的硬盘内慢慢欣赏,应该尽量少用和不用光驱看影碟,更不能把光驱当成影碟机! 光驱作为一种易耗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读盘能力下降的问题,这时很多朋友多有“聪明之举”——借用清洗影碟机的普通清洗光盘对光驱进行清洁,以图提高或恢复光驱的读盘能力。这其实又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家用的影碟机包括VCD、DVD由于工作原理不同,其倍速比较低一般为2X、4X,使用清洗光盘能起到一定的清洗作用;但是现在的光驱的倍速常常在52X左右,这时的清洗盘非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之由于光盘的高速旋转不仅会划伤甚至是撞歪激光头,成为不折不扣的光驱“杀手”。 正确做法:如果欲改善光驱的读盘能力,可以请专业的人士打开光驱用棉球清洗或适当增加激光头的发射功率。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平时注重对光驱的呵护和保养。 小提示:1. 光驱正在读盘即光驱灯亮时也不要强行按下光驱面板上的弹出键,最好等指示灯灭没有读盘动作时才能按下弹出键,否则长此以往易使光驱的主轴电机发生故障。 2. 在放入光盘后,注意不要直接用手去推光盘托架以使光盘入仓,因为推的力度或角度的偏差容易造成光驱传动部分出现故障。正确的做法是按下弹出键使光盘托架自动回仓。 3. 光盘读完后一定要及时取出,不可将其停滞在光驱内。因为虽然没有读写的操作,但是电脑每次启动还会自动检测和预读光驱,这样不但降低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对光驱的寿命也产生不利影响。 误区之七:关机不必切断电源 经常看到有些朋友在使用完电脑后,为图省事在系统里执行关机指令后一走了之,根本没有将主机的电源彻底切断(即拔下电源插座,从插线板上彻底移开),有时候甚至显示器和音箱等外设仍然在工作状态。这其实给电脑的硬件埋下了隐患,因为系统在关机状态下其实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机箱内的电源、主板仍然和电接通,一旦发生电压波动或者遭遇雷电天气极易造成主板、电源和各种外设的彻底损坏。在这里奉劝大家,为保险起见关机后一定要彻底切断电源。 追问: 对了,关机时 显示器 的电源是要关还是开 回答: 开机是先开主机再开 显示器 ,关机是先关显示器,再关主机。这样有好处的哦!!! 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