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2025-04-08 18:21: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写的是敕勒大平原(今山西、内蒙一带)的景物。

出自:南北朝《乐府诗集》之《敕勒歌》,作者不详

原诗: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释义: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苍苍:青色。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见:同“现”,显露。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作品成就影响: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例如汉代一些优秀中国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徵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南齐王僧虔的《伎录》﹑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回答2:

描写的是现在榆林以西到靖边县一带,古代榆林属关内,出榆林就是出关,当时有一个官员去驻守边防时看到关外如此美景便感叹作词后流传于世

回答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描写的是: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的景物。
意思: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出自:
《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

回答4:

草原上

回答5: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