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二审后被告发现原告有恶意诉讼行为该怎么办?

2025-04-04 08:58:2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恶意诉讼应该有伪造的证据,应该证明该证据为假的证据,可以从证据的发证机关、公章真实性等方面入手,以文书下达命令的方式要求举证人补充证据,举证人无法在限定期限内举证则该证据为假。没有假的证据就不好说恶意诉讼啦,随口说的东西你若承认了,责任自负。除非捏造的身份关系你承认了也没有用。

回答2:

什么叫恶意诉讼?
只要原告起诉理由合法。
看来被告是败诉了,又不肯履行判决,想找个借口吧。

回答3:

在中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对规制恶意诉讼做出明文规定,只是在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对诉讼行为如何正当行使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中也有一些禁止性规定,如果违反这些禁止性规定通常认为就可能构成恶意诉讼。中国现行法律与恶意诉讼相关的规定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7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火、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0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
5、国务院制定并于2007年4月1日实施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第29条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第34条规定,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第40条规定,当事人因自身原因未能在举证期限内举证,在二审或者再审期间提出新的证据致使诉讼费用增加的,增加的诉讼费用由该当事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