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时期.坎坷的生涯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那年三月,李白离开朝廷,四月途经洛阳,两位诗人相见.尔后同往开封、商丘游历,次年他们又同游山东,赋诗作歌、亲同手足.
李、杜互相写的赠寄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他还写下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诗,盼望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杜甫时常挂念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他被贬逐以后的安全:“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些诗句对李白遭诬受害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对杜甫非常敬重.他曾写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由于杜甫不在身边同游,“齐歌”引不起李白的感情,“鲁酒”也提不起酒兴,思友之情就象永不停息的汶河水.
梦李白二首
杜甫
【原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赠李白
- -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唐)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白的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杜甫的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历史上李白的“与尔同消万古愁”称为杜甫的“劝君更进一杯酒”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