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所有封建王朝里,隋朝是一个引起无数历史爱好者兴趣的朝代。在短短不到四十年的历史中,隋朝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惊人的,特别是隋朝两位皇帝采取的治国策略。但是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问题:隋朝两位皇帝为何要灭掉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即使最后拼到国家灭亡也不回头?
说这个原因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高句丽。“高句丽”史称“高句骊”,俗称“句丽”或“句骊”。高句丽政权开始公元前37年,止于公元668年,前后持续了705年之久,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刘彻设四郡统辖辽东及朝鲜半岛的北部,这里面的玄菟郡高句丽县就是高句丽人的聚居地。
众所周知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手上统一了中国,刚开始高句丽十分的害怕隋朝,毕竟这是一个统一中国的朝代,因此俯首称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句丽也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了,因为在隋朝的威慑下没有那个敢攻打高句丽了,但是强大的高句丽相对隋朝来说还是非常弱小的,但是高句丽却开始膨胀了,在背地里与南陈和突厥勾搭在一起了。
高句丽的王元率领四万大家进攻辽西。虽然高句丽没捞到好处,但却让隋文帝杨坚很愤怒,坚定了杨坚杨广征讨之心。当时,隋文帝说了一句话,“往岁为高丽不供职贡,无人臣礼。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正因为如此,杨广才不惜代价,也要搞定高句丽。否则,高句丽盘踞一方,国势蒸蒸日上,未来必会威胁到中华!那么,在杨广心目中,真正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只有五个字:“勿遗子孙忧”!从这五个字可以看到,杨广和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差不多,都想为后世子孙剪除威胁,让后人太太平平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从杨广角度看,他做的没有错,只是运气、谋略等方面,或有些背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杨广的很多举措光耀千古,大运河、科举制等,都惠及后世。所以,杨广并非昏君,但也许是他操之过急,使得国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所以四处才怨声载道,百姓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