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多出现在40岁以上人群,有近视眼者会比较早且容易出现。大多数这样的飞蚊症属于“好蚊子”,属于自然的生理现象,无需过多的担忧。在出现玻璃体后脱离时,部分人会有闪光感,这是由于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所致,有时会造成小血管的撕裂而引起局部的裂孔或出血。一旦出现飞蚊感,或伴有闪光感,还是很有必要到眼科去检查一下,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您散瞳孔查眼底,或同时做眼底的B超检查,这样是为了排除伴随飞蚊症出现的眼底视网膜裂孔或者视网膜脱离,或者眼底局部出血。单纯的这种生理性的飞蚊症尚没有预防办法,若没有视网膜的并发症,一般也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时间长了,会慢慢适应而感觉淡化。平时需注意不要用眼过度,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含碘食品(如紫菜,海带类)或药品,或做一些眼部热敷,对改善症状会有一些好处。若伴随视网膜裂孔,粘连等,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眼底局部激光治疗,以防止可能引发的视网膜脱离。
眼睛看到的“飞蚊”,其实来自于眼球内部的玻璃体。玻璃体是眼球内体积最大的结构,由98%的水和2%的蛋白复合物组成,色透明有点像果冻,对眼球起支撑和减震缓冲作用。随着年龄增大或者近视度数增加,玻璃体中的水分与蛋白复合物分离,导致玻璃体慢慢液化,形成难以降解的小块组织或蛋白碎片在水中飘浮,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飞蚊症”,即玻璃体混浊。
飞蚊症也叫玻璃体浑浊,是玻璃体腔中出现点状或条索状的不透明物质,混浊物在玻璃体内漂浮,造成的干扰视觉健康的症状。
深受“蚊子”困扰,许多患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的症状。
虽然”飞蚊“无公母之分,但有好坏之分
飞蚊症患者中,80%的属于“好蚊子”,即生理性飞蚊症。它们的出现是一种自然老化的现象,告诉我们眼睛已老
“好蚊子”有三个特点:①它们一般不会固定在一只眼睛;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蚊子”的数量不会发生大的改变;③不影响视力
正常玻璃体是非常透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开始变性,结构塌陷和液化,玻璃体失去了稳定的结构,胶原纤维塌陷,并且聚集在一起形成块或点状。这些纤维投影到视网膜上,表现为点状、线状或蛛网状阴影,这种干扰视觉的现象也就是常说的飞蚊症,黑影在眼前飘动,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