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结果叫做商。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被除数÷除数=商 例:
被除数÷商=除数 例:
→
商
除数=被除数 例:
还有一种情况:
被除数÷除数=商......(六点)余数(不大于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除以一个数就=这个数的倒数
如果ab=c,
除法
若b≠0,那么
;若a≠0,那么
。
如果除式的商数必须是整数,而除数和被除数并非因数关系的话,会出现相差的数值,其相差(以下的d)为余数。
这也意味着
通常不定义除以零这种形式。
特别的,当
作为c除以b的商出现时(此时商不为整数),或表示不进行除法时,
可以表示一个数,这种数叫做分数。此时,
读作b分之c。如:
可理解为10除以5的商,读作五分之十。
读作六分之一加六分之四等于一加四的和除以六等于六分之五。
长除法俗称「长除」,适用于正式除法、小数除法、多项式除法(即
除法
因式分解)等较重视计算过程和商数的除法,过程中兼用了乘法和减法。根据乘法表,两个整数可以用长除法(直式除法)笔算。 如果被除数有分数部分(或者说是小数点),计算时将小数点带下来就可以;如果除数有小数点,将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移位,直到除数没有小数点。算盘也可以做除法运算。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分数线的定义就是除法,是除号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除法在算术中的表达方式有3种:除号、分数线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