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呢?

2025-04-09 07:14: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夷陵之战后吴国无法趁机灭了蜀国,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于吴国趁机攻蜀,下面展开聊一聊个人的理解。

一.天时,吴蜀继续相争,曹魏得利

夷陵之战后,蜀国大败损失惨重,刘备败逃白帝城并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主持大局后,迅速稳住败势,调整布置并准备好抵抗吴国的继续进攻。

吴国在夷陵之战后也颇有损耗,经济与军力水平都有下降。如果吴国此时强行趁机伐蜀,实力上不济,加上蜀国诸葛亮已做好准备,不一定成功,一旦陷入胶着,此时曹魏在旁虎视眈眈,吴蜀相争,曹魏得利,弄不好吴国伐蜀之时,正是魏国亡吴之时,这或许是吴国无法趁机灭蜀的主要原因。

二.地利,长江水道和川蜀腹地易守难攻

夷陵之战后,如果吴国趁机进攻蜀国,进攻必经路线是长江水道,长江水道地势凶险万分,东低西高易守难攻。只要蜀军以逸待劳据险而守,吴军进攻难度非常大。

即使吴国胜利通过长江水道,接下来有更加难以攻克的川蜀战略腹地,川蜀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加上民风彪悍,吴国又不善山地战,进攻川蜀的战争会很艰难,需要付出惨痛代价。时间上,吴国也很难短时间内占领川蜀腹地。 

三.人和,吴国内部不和

夷陵之战后,吴国内部将领不和,是否攻蜀意见不一,许多将领希望趁机攻蜀,但是主将陆逊却坚持退兵以防魏国偷袭。虽然陆逊是孙权亲自拔擢的新晋人才,但是军中威望不足,无法统领诸军攻蜀作战。当时将领中有孙策时期的旧将,有宗室贵戚,大都数将领自负看不起陆逊。夷陵之战后,陆逊退兵也考虑到长期作战无法节制其他将领,趁机攻蜀恐有所失。

回答2:

因为吴国害怕自己灭掉蜀国之后,自己的大本营被魏国偷袭。所以夷陵之战吴国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答3:

不是吴国不想,是因为当时北方还有一个曹魏在虎视眈眈,所以吴国才不敢出兵消灭蜀国。

回答4:

夷陵之战后的吴国也是元气大伤,根本没有余力去进攻蜀国了,而且如果蜀国和吴国先打起来,那么魏国就可以坐收渔利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