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这种用法很多,例如:
“伟哉大宇宙,壮志充其间”——朱德
意思是:宇宙之大,何其雄伟!(我的)豪情壮志就在这里了!
“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庄子·大宗师》
意思是:造物者太伟大了。其中“造物者”是主语,“伟哉”是谓语,谓语“伟哉”放 在了句首,所以是谓语前置。
"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宋书·谢晦传》
意思是:即使是雄伟的可以横跨大海的鱼和壮丽的翅膀可以遮天的鸟,一旦失去了和谐的风水也会一败涂地变成蝼蚁的事物。
语气助词属于助词的一种。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在句子中读作时不译舒缓停顿,在句末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时增强气势。现在汉语,语气
语气助词
助词有很多,如“阿、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 、哦、哈、哟、么”等,在古时候,由于书写的不方便,只有“啊”,“者”,“也”,“焉”,“矣”,“乎”,“尔”,“否”,“耶”,“之”十个语气词,解释时有“古今同义”与“古今异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