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论是什么文凭、经验是否丰富的求职者,只要人踏实、上进、稳定都比较受企业欢迎,这类人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每年11月是各大企业在高校进行招聘的高峰期,今年高校大学生应聘人数创历史新高,达727万,其中二本院校的学生是就业大军中的主要人群,他们的就业受到 “985”、“211”高校毕业生以及中职毕业生的双重挤压。但实际上,他们的就业率却不必重本生的低,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起点相对(重点院校)较低,但是不代表他们的能力就差,反而是抱着务实的心态去应聘,会更受企业的欣赏。”成都大学就业处副处长杨阳如是说。
学校:与多家企业建成人才输送通道
成都大学的学生在刚进入学校时,就会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安排,“4年一共2.5学分”,杨阳表示,这类和就业相关的课程在成都大学是属于必修的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就业的正确认识。
除了在学校举办的企业校园招聘外,成都大学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输送人才实习合作的方式,提早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如果实习期间表现优异,毕业后就能直接签订用人协议。“如今学校已经跟10多家企业有这方面的合作,例如成粮集团和龙泉驿汽车产业等单位”,通常在学生大三下学期结束前,学校的各个学院就会进行统一安排实习单位,等到大四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到指定的单位报到开始实习了。
杨阳表示,为了能够减轻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学校会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辅助,其中,这种安排实习的模式在历年的毕业生就业中是效果最好的。
学生:少点“心眼”,看准了就坚持
毕业于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窦程程,毕业前就曾经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企业校园招聘会,并且获得了一个实习的机会。去年9月,忙完了毕业的事情以后,窦程程就去了实习单位报到。“刚开始还不能和大家融入在一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性格活泼的窦程程逐渐和同事打成了一片。并且,通过同事的告知,窦程程得知自己可能会有留下来签约的机会,但前提是必须经过公司内部的考核,了解了情况后的窦程程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考核的内容。
“因为我学的是会计学专业,所以考核的时候主要还是以笔试为主,笔试成功后还有一个面试环节。”11月初,窦程程成功地进入了她所实习的单位,成为了一名正式员工,“其实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幸运,因为我找工作没二心,看准了就会坚持下去。”
什么样的求职者比较受企业欢迎,容易找到工作?其实从二本生的就业经历来看,不知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专科生、二本生好像比重本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现在经常听到一个观点,那就是重本生不如专科生、二本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呢?
一是现在的企业相比以往更看中求职者的能力,凭学历、文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企业在用人的时候发现,专科生、二本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许多重本生强,不可否认的是,重本生在某些程度上,学习能力是比较强,但不少却“眼高手低”。
二是专科生、二本生比重本生踏实、稳定,换句话说,重本生“心比较大”。总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稳定性不够,而且要求也多,对企业来说不是好事。
三是专科生、二本生定位准确能屈能伸。他们很多人知道自己起点较低,找工作的时候眼光也盯着合适的企业,不会一心想踏进大企业,而且也愿意到基层去做一些能够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工作。
其实,不论是什么文凭、经验是否丰富的求职者,只要人踏实、上进、稳定都比较受企业欢迎,这类人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