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是怎样做到的呢?

2025-04-06 04:50:5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三国鼎立局面出现了,蜀汉最为熟知,《三国演义》记录过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风真的可以“借”吗?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诸葛亮当时如何借来东风。

关于赤壁火烧曹魏一战,《三国志》的记载很有趣。东吴一侧的史传,大体强调火攻的威武,尤其是突出了火烧曹营的战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但是,曹魏方面的史书就不提火攻的事情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讲“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当然,魏书有可能隐去曹操惨败的细节,吴书也有可能夸大曹操惨败的细节,所以《三国志·蜀书》的记载应该算是比较靠谱的:“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孙军里的一名大将黄盖说:“这种状况,适合用火攻。”只是,当时正值冬天,吹的是西北风。曹操在长江的西北方,而孙刘联军却在东南方。这就是说,放火的话,大火不会烧到曹军,火势反而会蔓延到联军的船上。所以,大家都觉得,黄盖的想法虽好,却欠了东风。

但是,眼看曹军的人越来越熟悉水性,情况越来紧急,不能再等了。孙刘联军正慌乱之际,诸葛亮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懂得控制天气,能借到三天的东南大风。周瑜半信半疑,反正暂时没有别的法子,就随你折腾吧,他负责安排手下将领去筹备其他事项。果然在约定的时间,东风起,孔明用计让老将黄盖假作投降,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所谓的借东风其实只是诸葛亮对天文气象的灵活运用。首先,为什么诸葛亮要选择十一月二十日这个日子来借风呢?古代中国对气象的研究也颇为深入,历来就有“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记录。

十一月二十日就是冬至之日,按照这个规律,冬至之前,如果阴气旺盛,在长江沿岸表现为西北风,那么冬至之后,阳气生长,风向则要发生变化,表现为东南风。所以孔明的智慧是超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令我们所敬佩!

回答2:

诸葛亮所谓的借东风其实是唬人的,因为他会看天象,所以他知道当天会起东风,他故弄玄虚,让别人以为赤壁之战的东风是他借来的。

回答3:

诸葛亮提前一天根据天气和风向预测出了发生赤壁之战的那一天就是东风。

回答4: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并不是真的借到了,而是因为诸葛亮观测天气得出的结果,诸葛亮为了掩人耳目神化自己,才有了借东风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