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到底该培养些什么能力?

2025-04-08 09:26:3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主要的困惑就是,究竟应该不应该狠狠地抓学习,把孩子变成学习狂人。我的教育观念,是自我觉醒,家长引导,教育不是急功近利,而是一辈子去学习。可惜,现实有时候很是折磨人,如果你不狠狠地压着孩子学习,大多时候,成绩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每天送孩子去学习,去家教,也是和教育规律不相符合的。

对孩子说话。孩子稍微大一点,为了能让孩子听话,每次说话都会想想再说。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更加的需要注意选择讲话的时间、地点、方式,有时随口说的话,会伤害到孩子,之后补救也无济于事。

首先,是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美好期待和科学家庭教育缺失、方法盲目的矛盾。


家长没有专业的途径系统学习家庭教育,就开始找各种家庭教育产品来学习,包括网络视频、公众号文章、付费课程等。这些家庭教育产品缺乏系统的体系指导,一般用成年人的逻辑来指导家长,不匹配孩子各个成长阶段身心发展的需求。这样对焦虑的家长来说不仅花了很多冤枉钱,误导家长,还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对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我们家长期望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认为这样就是给了孩子最好的成长条件。孩子做不到,不愿意,我们家长就开始各种指责,说这是为你好,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听我的肯定没错。总是按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去培养孩子,总是认为自己给孩子的路就是最好的。

道德、价值观、情感这三个我认为是最为重要,其次是世界观,学习成绩等等。成长要先学会为人,处事。为人正直原则明确,善良为根,尊重每一个人无论对方贫穷富贵。孩子天真淳朴的天性也会不断地给成年人起发,重拾自己年幼时清澈的心灵。

回答2:

1、全家上下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初步的一致,不能有的人严厉,有的人溺爱,而且谁也说不过谁,谁也无法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向,教育方式和思路的不统一,对孩子性格形成和习惯养成的影响都很大。
2、小学三年级之前要建立孩子的基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引导他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和计划意识,很多家长早期不管,孩子大了才着急干涉,不但于事无补,还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3、鼓励孩子多问问题,自己不懂的问题就坦白承认不懂,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出答案,解决问题。这是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和促进孩子创造力和自主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

回答3:

①自救和自护的能力。现在的孩子遭遇突发性灾害和伤害的几率比以前大大的增加,对孩子进行自护,自救,远离危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②自学的能力。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即自学能力的培养。③独处的能力。孩子的内心是否健康丰富,能把独处时光过得平静喜乐,比他的学习成绩,前途和未来更加重要。

回答4:

我觉得应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还有思考的能力。因为孩子会早晚步入社会的,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一定要让他学会自立,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