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一、填报说明
1.《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表》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航空机场起降的外国航空公司航班运量进行统计的定期统计报表,用以反映国际航线运输规模,为国际航线的运输组织和管理提供依据。
2.《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表》分为月报表和年报表,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航空机场起降的外国航空公司按本表要求向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部门填报航班任一起讫点、经停点(技术经停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航线及城市对运量。
3.《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表》的月度报表的报送时间不得迟于次月15日;年度报表的报送时间不得迟于次年3月31日。
4.《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表》的电子模版登载于民航政府网站。外国航空公司应使用该电子模版填报生成本公司的统计报表,并经本公司盖章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报表和与之对应的电子文档(EXCEL文件)分别以信函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向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部门报送。二、主要指标解释
1.公司名称及代码:填写航空公司的全称及代码,其中,公司代码采用IATA两字码。例如,公司名称:AIR FRANCE;代码:AF。
2.统计报告期(年、月)指业务统计年度和月度。报告期采用的格式为YYYYMM,例如:2008年1月为200801。
3. 《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表》要按不同的航班性质和航线性质分开填报。 航班性质包括“定期”、“加班”、“不定期”,航线性质包括“全客”、“全货”、“客货混合”。填报统计表时可在电子表的相应区域通过下拉菜单的方法选择相应的性质。
4.飞行航线:要求按航班实际飞行全程填写,机场采用IATA三字码。
5.机型:要求按航班实际执行的机型填写,建议机型采用IATA三字码。当一条航线有两种以上机型运营时要分开填报。
6.总座位数:指报告期内在每条航线每种机型上实际投入的总座位数。
7.总业载:指报告期内在每条航线每种机型上实际投入运力的总业载数。
8.总班次:指报告期内每条航线每种机型的实际执行总班次数。
9.城市对运量:指报告期内每条航线每种机型在各城市对之间运送的总收费旅客数量和总货邮数量。城市对运量要求分来回程填报。起讫点均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城市对运量不要求填报。
例:北京-东京-纽约航线,只要求填报“北京-东京、北京-纽约”之间的总收费旅客和总货邮数量,“东京-纽约”运量可以不报。三、其他说明
《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表》中各项指标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机构负责统一解释。第四条 民航局审批外航经营许可实行互惠对等的原则。外国政府航空主管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运输企业申请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点和外国地点间规定航线的经营许可进行不合理限制的,民航局采取对等措施。第二章 经营许可申请程序第五条 外航申请经营许可应当在计划开航之日六十日前向民航局提出。
外航申请经营许可不符合时限规定的,民航局不予受理,但双方航空运输协定或有关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六条 外航申请经营许可应当向民航局递交由该外航总部法定代表人或者经其书面授权的人员使用中文或者英文签发的申请书及其附带材料。
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计划开通的外国地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点间的规定航线、开航日期、航班号和代码共享航班号、每周班次和班期、本企业所有或者以湿租方式租赁的飞机机型和航空器登记号。
外航随申请书一并提交的附带材料包括:
(一)外国政府指定该外航经营外国地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点间规定航线的文件复印件;
(二)外国政府航空主管部门为该外航颁发的从事公共航空运输的航空经营人许可证(AOC)复印件;
(三)企业注册证明复印件;
(四)企业章程或由法定企业登记机构出具的,载有企业主要营业地、企业性质(国有或者私有)、股份结构、投资方国籍及董事会成员姓名和国籍的证明文件;
(五)企业的客、货运输条件;
(六)企业的正式中、英文名称,企业简介(包括成立时间、机队规模、航线网络等),总部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联系人及其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地址,国际民航组织为该公司指定的三字代码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为该公司指定的两字代码;
(七)使用湿租的航空器的,还应当提供湿租协议复印件以及双方航空运输协定或有关协议就使用湿租航空器经营的问题要求提供的文件;
(八)民航局根据法律、法规、双边协议要求外航提交的其它资料或者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