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到底想跟观众表达什么?希望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想说什么就说什!

2025-04-10 22:08: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电影这个东西首先我觉得是导演很个人化的东西,他会把他的人生经历阅历,对食物的理解于认知表达到他的影片中,我个人的理解也是导演想通过对农村孩子到城市打工这一线索来探讨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些人,还有人与人在不同身份地位时人与人又是怎样的一种的关系,说影片有些理想主义或者不太现实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电影毕竟不是记录片,有艺术的成分,观众也需要这种艺术的加工,我想就连贾樟柯和何建军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还是个人观点,假设你现在看到一位农民工,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或者是一个乞丐?我想导演想要观众思考的是在社会中我们改如何给这些人一个客观和宽容的态度,他们很不容易,你可以不帮助他们,但不要欺负和侮辱他们,另外从小保姆的线索可以看到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因为心理的不平衡而会做错事,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心态,当然影片给人思考的空间和范围还是很多的,其他的就不多说了,最后想说的, 影片中我觉得最让人气愤的就是那个砸车的孩子,人家打完人的一帮都走了,他还在不依不饶的踹那辆自行车,如果我是导演就会让主人公后来起来的时候一直用砖头砸那个踹车的小子,一直把脑浆子砸出来,这样更震撼!

回答2:

我觉得纯属是卖弄一种青涩~~
导演想在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身上找到一种反差,其一是城市现代化对于一个物质贫乏的人类的意味,如男主角和小保姆;其二是性的懵懂。不过,我觉得电影太过理想主义,主题好但很空洞,我尤其鄙视十七岁这个字眼,我想问导演,你十七岁的时候是这样吗?

回答3:

就是叫你骑单车去旅行 简单 (苏花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