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分析题图可知,8是叶绿体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其中呈现蓝绿色的是叶绿素a.
(2)卡尔文循环是小分子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氢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和有机物的过程,要保证卡尔文循环的稳定进行,1分子五碳化合物与3分子二氧化碳合后才能有1分子三碳糖磷酸离开卡尔文循环.
(3)图二中乙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叶绿体内类囊体膜上光反应产生ATP被暗反应利用,因此移动的方向是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正好被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因此线粒体中产生的CO2的去向是由线粒体扩散到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甲在纵轴上的交点表示呼吸强度,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4)甲只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释放出细胞外,即h、a.氧气只能从细胞外吸收,即f、g;图二中乙~丙段时,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因此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5)图一中A、物质是细胞呼吸中间产物丙酮酸;丙酮酸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入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
(6)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的反应仍然进行,三碳化合物被还原由于缺少ATP和还原氢而无法进行,因此三碳化合物含量升高;由于不能进行光反应合成NADPH,NADP+的含量升高;有机物(葡萄糖)含量下降.
(7)由图二分析可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量为4.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合成量为8.由公式:植物的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在丁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是=8+4=12.
(1)类囊体(基粒) 叶绿色a
(2)RuBP 3
(3)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由线粒体扩散到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 温度
(4)细胞溶胶、线粒体 f、g、h、a 光照强度
(5)丙酮酸 有氧存在
(6)升高 升高 降低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