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粉总喜欢过分夸大苏军的功劳,贬低盟军对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什么美援大批到来是43年苏军反攻之后,盟军登陆仅仅只是加速德国战败。呵呵,租借法案的事情先不谈,小小熊已经把苏粉抽的体无完肤了,就先假设租借法案不存在,那盟军牵制的德军兵力装备也是数量巨大的,投入到东线战场足以影响局势的。42年开始,德军为了防备盟军可能的登陆,不得不在西欧,北欧部署大量部队,42年在西欧部署了28个师,北欧也一直有十几个到20个师,43年西欧则有多达50个师,同期19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德军又投入了20个师,加上北欧的部队,1943年德军防备盟军的兵力已经多达90个,真要没有盟军,这些部队全拉倒西线,不过组建一两个集团军群的?不够影响战局的?可惜苏粉就会说,都43年了,苏军已经反攻了,盟军牵不牵制德军没什么用,简直是傻子一般的言论,斯大林格勒掩护六集侧翼的,换成西线德军中状况较好的部队而不是罗匈意部队,六集还能轻易被包围?还以为43年苏军的攻势真的不可阻挡一样,盟军把德国一只手绑住,德国只能用一只手跟苏联打,居然叫没用?还无视盟军43年就登陆意大利,只会复读盟军反攻欧洲是都是1944诺曼底了,原来意大利不属于欧洲啊。就算是1944年,苏粉真的以为没有盟军苏军也能稳操胜券,直捣柏林?首先到1944底,苏军国内的后备兵源已经接近枯竭,没有盟军,战争越拖,苏军可用兵力只会越低,苏粉真以为毛子人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是苏粉以为德军在苏联是文明之师没杀沦陷区一人一马完璧归赵让苏军可以无限招兵?另外实际上到1944年苏军反攻罗马尼亚和波兰时候,情况已经跟德军在苏联的时候反了过来,苏军的补给线拉长,后勤压力增加不少,地形也开始利于德军防守,巴格拉季昂行动,没有美国援助的大量重型卡车,苏军根本无法保障后勤打的如此精彩。再看看1944年盟军牵制了多少德军,人数只会比1943年更多,而装甲部队更是大大增加,1944年6月10日,西线德军有1554辆坦克,其中黑豹655,老虎102。诺曼底也有大批德军精锐装甲师。这还没算在意大利作战的德军装甲部队。另外盟军的战略轰炸,迫使德军将近万门88炮用于防空作战,这个万门88炮投入到东线,那可是相当强大的反坦克力量。而6月23日,苏军发起巴格拉季昂行动后整个漫长的东线算上突击炮才1853辆,而承受苏军打击的中央集团军群,居然一开始仅有2个不满员装甲师118辆坦克。由于大量装甲部队部署在了西线,东线德军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拿南线的装甲部队去救中央战线的火,这才被毛子趁虚而入进攻罗马尼亚,加上罗军倒戈,导致了在罗马尼亚的惨败。而巴格拉季昂行动苏军占据巨大优势居然伤亡还是接近德军的两倍。1944年夏天真要西线德军都在东线,那德军把毛子挡在波兰打消耗战给毛子放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像第一次雅西战役科涅夫在准备较为充分的北乌面前碰的头破血流,最后很可能就是战争多拖一两年,毛子耗不下去了,苏德停战(当然,美国的原子弹可能会让德国认输,但这就跟苏联无关了)还有什么说西线对德国人无足轻重的苏粉,一看就知道不会看地图,是盟军进入德国本土的路程近啊,还是苏军进入德国本土的路程近啊,何况盟军一旦进入德国本土,肯定第一个丢掉的就是鲁尔工业区,这可比德军丢掉整个乌克兰甚至丢掉柏林还危险。
二战中德国西线部队的素质相对东线部队 确实要垃圾很多
如果不是苏联先打垮了德军东线军团 美国打死也不会搞诺曼底登陆的 不然就等着被赶进大西洋去了
听说德军在东线打残了的军队拉回西线打的风生水起
当时对德军士兵最残忍的处罚不是枪决,是送到南俄去和苏联人打仗。东线最好的结果是生还或者战死,因为俘虏的下场都不怎么样。
西线德军强于东军,1.因为英美力量远强于苏联,2.诺曼底登陆后,西线战场直接被推上德国本土,而东线还能在毛子老家放火。希特勒在1943年11月3日签署第51号指令(全力给西线补充人员和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