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0月,我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受常州市交通局、溧阳市交通局共同委托,开展并完成了《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研究》报告。
2009年11月,我院受常州市交通局委托开展《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预可行性研究》工作,预可研究深化并完善了路线方案研究阶段成果,分析落实了征求的相关地方意见。
鉴于溧阳市有常溧高速、溧高高速及溧广高速均在开展前期研究,溧阳结点高速公路布局较为复杂,为了更好处理好相关高速的衔接、统筹考虑地方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工作,项目组开展了《常溧、溧高高速公路溧阳结点专题研究》工作,并与2010年2月3日召开了该专题研究的专家研讨会。
项目组根据专题研究成果及专家研讨论的精神,对预可研究工作进行完善和深化,完成预可研究最终报告的编制;
2010年3月18日,江苏省发改委和交通厅在南京联合主持召开“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与会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对预可报告进行了讨论和评审,原则上同意预可报告的总体方案,形成相关会议纪要和审查意见(预可批复见附件),并提出下阶段工作建议。
2010年6月,项目组编制完成了《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6月,我院组建了项目组,编制了勘测设计工作大纲。收集有关资料、组织现场踏勘,并初步征求了地方主管部门的意见,初拟路线方案,提出了1:2000地形图测绘范围,委托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测绘。
2010年7月中旬,项目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研读了工可报告及投标方案,对本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研究,在1:10000和1:2000地形图上进行方案研究,初步拟定了踏勘路线方案,含K线、A线、B线、C线等路线方案。
2010年7月下旬,项目组对初步拟定的路线方案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就路线方案、互通位置等征求了常州市、金坛市、溧阳市、沿线乡镇及有关部门的意见,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优化了踏勘路线方案后报院审,根据院审意见再次进行了优化,最终形成初测路线方案。初测路线包括K、B线方案。
2010年8月,外业勘测人员分别进驻现场进行全线的地质勘察、路线测放及外业调查工作。
2010年9月上旬咨询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场,项目组与咨询单位一起现场踏勘及相关专业进行技术交流,项目组于9月下旬提交了勘察内业中间成果、土建专业、交通工程、环保、建筑景观等中间设计方案以及土建专业外业测量成果、测量控制成果、外业调查记录等基础资料。
2010年8月10日和2010年11月3日分别由常州市水利局和常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常州组织召开“常溧高速公路与新孟河交叉协调会”,就常溧高速-新孟河交叉方案进行了协调沟通。
2010年9月21日,向常州市交通运输局进行了常溧高速初步设计中间方案汇报。
2010年11月30日,由常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南京组织召开“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互通专题讨论会”,就常溧高速互通布局进行专题审查。
2010年12月23日和2011年1月7日两次和咨询联合体(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就相关专业进行技术交流。
项目组根据历次初测验收、相关专题审查以及初步设计中间方案审查会意见,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形成了最终的初步设计文件。
2010年10月我院上报了“关于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土建施工标段划分的请示”(苏交院设(2010)118号);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同意我院上报的标段划分方案。
2011年1月,项目组开始着手对初设平面线位方案优化调整,经院审后形成了施工图定测路线方案,2011年1月10日,外业勘测人员分别进驻现场进行全线的施工图路线测放及外业调查工作。
2011年10月,完成CL1-Cl8施工图文件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