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论语》里的孝

2025-04-11 17:43:3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论语》里多处提到“孝”的问题,其中子夏问孝时,孔子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供养父母、为父母做点事儿、好东西让父母先吃,这些在当时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对于孝就不能满足于“能养”,这个层次太低了。给予父母物质的满足和照顾相对很容易,但是照顾父母的心理,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是不容易的,至少是难以做到一如既往。要让父母心情舒畅,首先要对父母和颜悦色。可是家庭成员之间往往是没有感情克制的,对于父母更是这样,很难整天笑脸相对,所以就存在“色难”的问题。对于父母的和颜悦色是装不出来的,刻意挤也挤不出来,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也许只有当我们自己成为父母甚至祖父母,体会到为人父母之心的时候,当看到双亲日渐年迈,对衰老产生悲悯之心的时候,才能对孝有更加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