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金缘吉丁虫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治?

2025-04-06 02:18: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为害特点

梨金缘吉丁虫又名梨吉丁虫,俗称串皮虫。蛀食皮层,被害组织颜色变深,被害处外观变黑。蛀食的隧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和木屑,破坏输导组织,造成树势衰弱,后期常成纵裂伤痕以至干枯死亡。

(2)发生规律

河南、山西2年1代,均以幼虫过冬。越冬部位多在外皮层,老熟越冬幼虫可潜入木质部。翌年春天越冬幼虫出蛰后继续为害,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但因气温较低,都不出洞。5月中旬成虫向外咬一条扁圆形通道。5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8月初为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蛀入树皮。9月以后长大的幼虫逐渐转入木质部蛀食,准备越冬。以巴梨、日本梨及弱树受害重,树势健壮受害轻。

(3)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 改进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并尽量避免伤口,以减轻受害。刮皮消灭虫源:冬、春季刮除树皮,及时清理田间被害死树、死枝。

②药剂防治 成虫羽化前用药剂封闭枝干。从5月上旬开始,隔10~15天用90%敌百虫600倍液,成虫发生期,树上喷洒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共2~3次。

③人工捕杀 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力清晨振树捕杀成虫;幼虫发生期,7~8月间幼虫被害处凹陷变黑,可人工挖出幼虫或涂刷80%敌敌畏煤油20倍液于树皮虫道上,杀死低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