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推广的主要高粱品种有什么特点?

2025-04-06 16:03: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这一时期开始了高粱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利用TX3197A中国高粱品种薄地租、大花娥、曲沃C、抗蚜2号、大八杈等组配了遗杂号高粱杂交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利用TX3197A与矮子抗组配了原杂2号杂交种。这些就是我国第一代高粱杂交种。这批杂交种生育期在110~120d,株高均在200cm以上,最高者达295cm。由于植株太高,倒伏不稳产,因而限制了这批高粱杂交种的推广应用。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中矮秆杂交种选育。先是利用我国矮秆地方品种三尺三、盘陀早、八叶齐等育成了中矮秆、大穗型高粱杂交种晋杂5号、忻杂3号、锦杂7号等;后来利用中外高粱杂交选育出配合力更高的恢复系7384、忻粱7号、晋粱5号、唐恢10号等,并组配出一批优势更强的杂交种同杂2号、晋杂1号、4号、忻杂7号、唐华9号等推广应用于生产,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增产作用。到1975年全国高粱杂交种种植面积约270万hm2,占全国高粱播种面积的50%以上,单产提高15%~20%。这一时期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杂交种有:晋杂5号、同杂2号、原杂10号、冀杂1号、铁杂2号、吉杂11号、渤杂3号。这批推广应用的高粱杂交种共同特点是株高变矮,中秆大穗,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许多杂交种都可以跨区种植,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米质欠佳,口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