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竹子开花之后就会成片成片的枯死,并且时常伴随着水灾、旱灾、蝗虫肆虐等灾害一起发生,而且风水学上也认为竹子开花是地气出了问题,会发生破败之事,所以在民间,竹子开花会让人联想到这些自然灾害,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其实竹子跟大自然的众多生物一样,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它本来就是会开花的植物,生长到一定年限自然会开花结果,然后死亡,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大面积的竹林开花是不正常的,因为竹子的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怎么会像约好了一样的集体“自杀”呢,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生过令人匪夷所思的竹子大面积开花的现象,1984年的夏天,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竹子大面积大批量的开花,开花之后竹林便枯死,这导致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因缺乏食物而发生死亡现象,但是也并没有引起天灾,所以导致竹子开花最大的原因就是那里的土壤或水体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环境变差了。
人们对此迷惑不解,科学家也在努力探究竹子大面积开花背后的秘密,比较可信的说法就是竹子生长的环境变差了,或者遭到了突发的破坏,竹子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保证生长,只能将剩余的养分转移到繁殖种子上去,留下后代自己死亡,这也是自然界生物的普遍选择。
老人比较害怕竹子开花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很多灾害无法预知和控制,而现在已经没那么可怕了,竹林种植者可以实时监控生长区域的自然环境,及时进行松土、浇水。施肥等等,就能避免因大量竹子开花导致经济损失的现象,就算竹子开花了也不怕,及时砍掉,来年新竹还会长得枝繁叶茂。
竹子开花并不是不祥之兆,而是当年竹子开花的时候,正巧碰上开花的地区爆发灾乱,所以人们认为竹子开花是不祥之兆。
我们中国人一般都有“兆头”这一说法,比如“牡丹”花开繁盛比喻富贵。“竹子”开花一般是不常见的。
竹子开花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内在因素,竹鞭必须达到一定的个体成熟年龄;二是外在因素,如特殊的气候条件、天气长期干旱、竹林土壤板结、土壤养分缺乏、养分不平衡、竹园杂草丛生等。有一年四川某地的一颗竹子开了花,结果影响了一片竹林都开花了,竹子开花就会吸收竹子的水分导致竹子死掉,一大片竹子死了,熊猫也就没有吃的,结果那一年竹子死了,熊猫也跟着遭殃了。所以竹子开花,被预示着荒年的象征。
因为竹子开花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而且大面积开花之后竹子会枯死,所以别人都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因为战争时期竹子开花了,因此被称为不祥之物。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竹子结的花都会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