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加水可以促进平衡向右移动,即促使未电离的醋酸分子继续电离。
虽然CH3COOH的电离程度在增大,但体积的增大占主要因素,c(H+)又是逐渐减小的。
CH3COOH溶于水后,能电离出CH3COO-和H+,同时CH3COO-和H+又结合成CH3COOH分子,这就是动态平衡。加水后,离子间距离变大,结合成分子的可能性变小。所以…
从另一个方面解释,电离平衡常数是溶液中的电离出来的各离子浓度乘积(c(A+)*c(B-))与溶液中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浓度(c(AB))的比值。它只与温度有关,一定温度下是常数!!!溶液稀释后,比值变小(如稀释到一半浓度时,两种离子和醋酸分子的浓度都为1/2,它们的比值成了电离平衡常数的一半了)。而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在温度不变下,为了达到电离平衡,醋酸分子继续电离,以使得它们比值增大到与电离平衡常数相等。
明白了吗?再不明白我也没办法了,毕竟化学已经两年没读了。
浓度稀了,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接触的机会少了,重新结合成分子的可能性降低了,所以电离的程度大了。
醋酸溶于水后,电离出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由于氢离子的存在,使得醋酸的电离受到抑制。加水稀释,使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小。醋酸的电离向正方向移动。
这是一个平衡,水+醋酸=醋酸负离子+氢离子
加水以后,左边的只有醋酸一项 浓度变小了 ,右边两项 都变小了,乐啥特列原理,平衡向右移动。
所以 促进了电离。